7月30日 ,为响应国家扶贫办号召,推广普通话使用,助力扶贫脱贫任务如期完成。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8暑期三下乡“推普脱贫攻坚”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队伍“政当时”东营分队前往东营市垦利区永安镇惠鲁社区开展为期一周的推普支教活动,为当地学生推普学普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见面之前,孩子们为了表达对实践队员们的期待,在墙上写下自我要求和学习目标。
多样课程兴趣浓
在诗词鉴赏课上,孩子们和实践队员一起朗读《沁园春·雪》,孩子们声情并茂,十分配合。在朗读的同时,老师逐一纠正孩子们的发音,向孩子们讲述祖国的壮丽山河。

实践队员在朗读诗词。
绘画课上,实践队员让孩子们画出自己觉得最快乐的场面。孩子们认真构思,教室出现了难得的安静。勾勒、修改、上色,孩子们画的特别认真,每一次动笔都是孩子们内心感受的表达。

孩子在认真画画。
爱国精神从小抓
8月1日是八一建军节,为了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意识,实践队员们为孩子们准备了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课。在故事课上,实践队员向孩子们讲述着在革命年代先烈们不顾个人安危精忠报国的爱国故事,孩子们深受触动,主动起立和老师交流自己的想法。孩子在和实践队员交流自己的感想。故事课后,实践队员要求孩子们结合刚刚听到的故事,以“我想对英雄说”写一篇作文。之前一遇到生字就罢工的孩子们拿起笔,第一次认认真真的主动开始写作文。他们的作文里有错别字也有拼音,但他们坚持在写,表达自己对英雄们的感谢和尊敬。孩子们在一笔一划的写作文。


朗诵课上,孩子们起立分享自己想对英雄说的话。孩子们用稚嫩的嗓音展示着自己的爱国情感,爱国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上扎了根。孩子们在朗读自己的作文。
师生互动欢乐多
课件休息时间,孩子们主动和实践队员玩游戏,聊天,告诉实践队员自己的“小秘密”。孩子们的快乐也感染了实践队员,实践队员们也和孩子们交流着自己知道的趣事,课间时间虽短,但意义不减。

课间实践队员和孩子们一起聊天。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让本次支教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实践队员们给孩子们排练节目。孩子们非常配合,认真学习和排练,都想表现自己的风采。

孩子们的谢幕造型。
周五最后一节课后,推普支教任务结束,短短的一周时间转瞬即逝,分别的时间到了。孩子们忍住不舍,扬起笑脸,听话的站好和实践队员们一起拍照。相信孩子们以后一定可以微笑从容的过好每一天。

孩子们和实践队员的合照。
曲阜师大政当时,助力沂蒙普通话
齐鲁红都、山东“延安”,莒南县的这个暑期分外炎热。伴着蝉鸣,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当时——莒南小分队的几位队员在莒南县县城城乡公交车站集合,带着自己认真准备的演示文稿、各类小道具,踏上了前往莒南县涝坡镇李家鸡山村进行“推普脱贫攻坚”的支教活动。尽管天气炎热,乘坐的公交车上并没有空调,但是想到接下来的几天支教生活,队员们感到十分激动。
干净的宿舍、配有空调的教室、热情好客的老乡,在参观完当地老乡为队员们准备的接下来几天要住宿和教课的地方后,队员们感到十分满意,接下来的支教生活充满期待。在与孩子们进行完自我介绍后,队员们通过当地孩子们十分熟悉的民歌《沂蒙山小调》开始了第一天的支教活动。通过前期的调研之后,队员们了解到莒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通过孩子们熟悉的民歌,和孩子们一起用普通话唱民歌,和孩子们一起练习普通话发音,引导孩子们意识到当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之处。

队员正在与孩子们一起练习民歌《沂蒙山小调》。
“老师,老师,我比他说的是不是更好。”
“老师。老师,这个我也会。”
“老师,老师,这个我说的好不好。”
……
经过第一天的相互熟悉,课余时间孩子们与队员们进行着热烈的交流。第二天的推普支教活动中,队员们通过教一些简单绕口令的形式与孩子们一起学习和练习普通话,孩子们对此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队员正在与孩子们一起练习绕口令。
队员们在孩子们基本了解当地方言和普通话的区别之后,组织孩子们观看《朗读者》等视频。在观看视频后,队员们通过组织孩子们一起进行“你说我听”、“我们一起来介绍”等一系列的小游戏来引导孩子们进行日常普通话的使用,帮助孩子们进行普通话的练习。
快乐的时间总是让人感觉过的很快,转眼间四天的涝坡镇推普支教活动就到了结束的时候,孩子们竟然自发地为队员们唱起了第一天大家一起学习的《沂蒙山小调》,有几位和老师十分亲近的小姑娘最后竟然哭了起来。在队员们的柔声安慰后,孩子们渐渐停止了哭泣。最后队员与孩子们在支教教室所在的村委会办公室大院里合影留念,照片里,满是孩子们天真快乐的笑脸。

队员们在支教教室的大院里与孩子们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