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增强游客对集书法和雕刻于一体的石刻艺术的传承、发展意识,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岱麓寻墨”实践队,深入泰山、岱庙景区,观赏景区碑林石刻,挖掘书法内涵,开展游客书法景观偏好研究,通过真实有效的数据,了解书法景观在旅游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初步分析探讨书法景观偏好的影响因素,以期为进一步提升景区的游览品质提供帮助。
先人之才,使泰山石刻具有重要的艺术文化价值;登山之志,使泰山石刻具有不朽的精神文化价值。2月9日,在地理与旅游学院副院长吴军老师的指导及队长徐兴宇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在泰山脚下关帝庙前集合并展开调查。
从关帝庙到万仙楼,短短的距离却承载着大量的游客,这里是出入泰山的游客汇集之地。一天门处经典而又醒目的书法标志成为众多游客进山前最具代表性的拍照地点,大量游客在此处逗留、欣赏、交谈,红门宫至万仙楼间的山路两侧,更是分布着数块石刻,或是简单的题字,或是较长的碑文,展示着泰山古老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游客驻足观赏。
通过对游客的问卷访谈,调研团了解到,大部分游客在进山前就对山中著名的石刻有一定了解,石刻的知名度是吸引他们驻足欣赏的一大因素。
同时,很多石刻所包含的吉祥寓意,更是吸引游客纷纷与其合影留念,增添了旅途的乐趣。通过第一天的调研活动,调研团对泰山山脚处的书法景观有了总体认识,队员们在与游客的真切沟通中对书法景观的偏好程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后续调研的成功展开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