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南腔北调”社会实践团小分队来到了淄博市桓台图书馆,采访调查了图书馆的个性服务与宣传建设、硬件设施和图书资源种类等,相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从负责人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桓台县图书馆按照国家级图书馆标准设计建设,总藏书量30万册,现有藏书27万册, 被文化部评定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被山东省文化厅授予“读者喜爱的图书馆”荣誉称号,被淄博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文明单位”。
图书馆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完善馆内建设,我们了解到桓台县图书馆现设有:特藏书库藏书7万余册; 100平方米自习室;400平方米100坐席400余种报纸杂志的期刊阅览室; 320平方米50坐席7万余册图书的社科图书借阅室; 120平方米600余件古籍、2000余 册地方文献的展室; 110平方米3000余册图书资料室; 145平方米50坐席2万余册图书的科技阅览室; 220平方米100座席3万余册图书的儿童借阅室; 120平方米1500余册报刊合订本资料室; 40平方米中心机房;100余台电脑大型电子阅览室220平方米容纳100余人的集会议、讲堂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室。各个阅览室实行全部免费开放、全天候服务、零门槛进入、全开架借阅,实现了图书自动化管理,为读者提供了查阅、借阅等便利服务。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如今桓台稷下书院(尼山)设立了国学讲堂、琴棋书画及体验区的文化体验室、国学图书阅览室,并设道德图书、英模人物图书、将军录图书等国学图书专架; 展板展示了先贤英模人物(诸子百家篇、英雄人物篇、道德模范篇等)的道德展室。通过在社区、农村、学校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国学讲堂讲座、诵读国学经典,把国学知识与城市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和镇村文化建设等有机结合,用国学经典来传承文明、浸润心灵。
创新服务模式,延伸服务半径。针对学校放学与家长下班期间长达一两个小时“真空期”,与少海社区共建“四点半学校”,为小学生提供了课外写作业或阅读、文明礼仪知识普及等素质教育的安全场所,融洽了社区和住户之间的关系,对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起积极作用。馆内设有“博看朗读亭”,“朗读亭”伴随着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化节目《朗读者》应运而生,它是凭借多媒体应用平台开发和数字图书馆服务经验研发的一款朗读产品。在博看朗读亭绚丽的灯光和背景音乐的渲染下,让读者尽情的在文字中放飞想象,在朗读中感悟人生。
加强道德建设,发挥社会教育职能。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开展了“争做最美孝行少年”活动,把传统的孝道文化渗透到青少年德育教育中。设立“周末学校”,开展公益阅读、作文、绘画、书法等活动,让更多的市民真正享受到文化惠民带来的好处。
发扬“雷锋精神”,传递正能量。听“雷锋故事”学“雷锋精神”,开展公益红书经典阅读、设立雷锋系列图书专架、展播雷锋系列电影、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伍,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将学习雷锋由口号变成实际的行动,让雷锋精神薪火相传。
通过这次的调查实践,人们更加充分地了解到了我国图书馆改革开放40年以来图书馆的馆藏和建设有了很大进步,而且随着人们物质生活需求的不断满足,人们对通过阅读来获取精神食粮有了越来越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