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重大部署,要求“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将农村美与农业强、农民富联系起来,充分显示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建设美丽乡村的坚定信念,对造福全体农民的坚强决心。
2月上旬,实践队来到了美丽乡村——宁津街道的留村,调查新农村的发展变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间凝聚着更多人的向往与追逐。行走山水,宿在乡间,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宁津街道的留村,当是最能牵心安魂之处。如若不然,东营的客人绝对不会风尘仆仆,选择在这里露营一晚,体味“此心安处即吾乡”的沉静与快意!
安于山环岭抱、溪水潺潺,拥有600多年历史的留村,于是,在春去秋来的时令流转间,在稼穑社庆的忙闲琐事里,更多的人跋涉小径、小溪,探访古居,在一村一户、一餐一饮、一草一木间体味乡愁,宿在留村,也成为人们行止的选择要件。
实践队在留村参观了保留完好的金元时代的古墓群,这古墓群启发队员们去追寻那600多年的曲折村史。队员们的时候,不乏许多老人领着孙子们来参观,也让他们感受祖辈们的文化。实践队采访到村长,他说:留村是座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由程氏祖佰通由河南洛阳迁徙至此定居成村,因此处襟山带水、山清水秀,该村程氏始祖希望后裔可以世代留居此地,故命名为留村。与村里的老人们交谈,他们还会兴致勃勃地向你介绍远及唐朝的故事,虽是野史,但你可感知其纯朴的人文风情。
在留村,队员们随处都能见到老石头建筑上体会历史的沧桑。留村共有300多户村民,其中海草房有140多座。海草房纯一色用山石垒成。石头铺的路,连院墙也是用石头垒成,无一例外的整齐洁净。尤其是一条条山石铺就的胡同,颇具特色,有着防盗、排水以及风水上的讲究。村子石板路上的石头有棱有角,不像南方那样方方正正,带着北方的朴实与豪爽。院墙外围,还有石制的栓驴桩,院子里有石对臼,石碾板……通过这些,人们可以想象到传统农耕生活的场景。
因为山环水绕,留村的幽静安然因水声潺潺而更为彰显。村里一东一西有两条小河,河水由高到低、由北而南悠然流淌,间有些许落差,便形成小小瀑布。于整治一新的河道中,河水自然蓄集,形成一泓清波,至今还能看到村中农妇在溪边浣洗衣服,河水倒映着参天的大树,海草房舍和远处的山峦,一幅动中有静,静中见动的绝美风景跃入眼帘,炊烟袅袅,悠然自得的农村生活画卷也始终在这里徐徐展开,绵延了六百多年,让我们叹为观止。
沿街西行,便踏上了留村独具特色的石子路。满载岁月痕迹的海草房,不经意出现的狭长胡同……典型胶东古村落的美。
队员们还去参观了留村的根雕馆,与祠堂南北相依。村根雕艺术起源于村里程忠德、程毓宏两位老人,根雕馆里摆满了根雕艺术作品。或精雕细琢、栩栩如生,或大气磅礴、气势非凡,展现出深厚的根雕艺术功底。
队员们了解到,以前的农村并不是现在这样的山清水秀,据爷爷们说,以前留村和普通的山沟沟条件一样,甚至更为清苦些,以前农作牛是主要劳动力,所以家家户户都养牛,门口不乏有许多牛粪,环境虽然好,但少不了农村的根本,但是,自从国家重视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留村才真正地发展起来,发展旅游业,采摘果园业发展起来,家家户户的废水排放都得到了改善,被遗弃的非物质文化也得到了重视,整个村庄焕然一新。
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产业,优化村镇布局,改善安居条件,培育文明乡风,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