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报道,中国每年有近万学生非正常死亡,学生自杀、犯罪事件屡见不鲜,生命教育的开展迫在眉睫。而生命教育知识与各种课程内容相结合也成为开展生命教育的新形式,为切实探究其具体结合方式及开展成效,7月28日,曲阜师范大学灵水心田实践团前往天诚艺术教育基地展开调研。
采访家长,感知生命教育现状
青少年从家庭中接受的生命教育是对生命认知的基石,家庭的生命教育显得至关重要。实践队员首先就“一般通过何种方式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问题对家长进行采访,家长回答大多偏向于口头教育,例如生命安全教育方面,只有极少数家长通过与孩子一起观看书籍、短视频进行生命教育,因为家长大多担心孩子理解程度较低,从而影响对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所以大多通过口头教育,确保孩子的生命安全。而在问到“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过程中遇到难题,如何处理”的问题时,家长的答案几乎都是坐下来与孩子好好沟通,通过引导的方式使孩子慢慢了解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采访老师,了解生命教育与课程结合方式
为初步了解生命教育与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及基本情况,实践队员对负责人王老师进行交流采访,王老师提到,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社会环境的纷繁复杂,使青少年学生的生理成熟期明显提前,极易产生生理、心理和道德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因此,需要积极引导学生科学理解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和生命的意义。而天诚教育基地将生命教育与各种课程不同程度的融合,以更加多样的方式开展积极开展实践性的生命教育。现阶段,天诚教育基地已将生命教育与舞蹈、演讲融合在一起,在拓展学生各项技能的同时,引领学生感悟生命的唯一性、珍稀性。
实地参观,感受生命教育新方式
为让实践队员对生命教育的开展新方式有更直观的了解,王老师带领实践队员参观上课的教室,在舞蹈教室,队员问及老师是如何将生命教育融入舞蹈中时,老师介绍道,初始的确存在如何将抽象的肢体动作与具象化的生命教育联系在一起的问题,但编舞老师别出心裁,将生命教育短片改编为舞蹈动作融入舞蹈中,使舞蹈着重于表现生命的张力,并在舞蹈间隙为学生讲解每一个动作所代表的含义,用舞蹈将生命短片的事件再现,将生命教育如春雨般化入学生心田。而在与演讲老师的交谈中,实践队员意识到,演讲作为一项交际性活动,涉及的主题较为广泛,生,演讲老师说,在开展生命教育课题时,不仅仅是强调生命的珍贵,更是将生命教育与爱国教育相结合,使学生意识到,现阶段的安稳与和平,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堆砌出来的,珍惜自身生命是对先烈最大的慰藉,并将“生命在于奋斗”的观念根植其思想的沃土,使学生有担当、敢作为。老师表示,在逐步自我展示中,引导学生感悟其生命的价值,懂得自强。
实践队员并不局限于听老师讲解,更是亲自充当起本次观看短片后讲解人的角色,实践队员采用提问的方式,指出短片中主人公的危险动作,并告诫学生如果发生类似情况,当以保证自身生命安全为首要前提,切勿有任何侥幸心理,更不能模仿短片中主人公的危险动作。
此次实践的成功开展,一方面,建立了天诚教育基地与灵水心田实践团的联系,另一方面,本次实践使实践队员收获颇丰,见识到生命教育的诸多开展形式,有利于其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意义,并引导其产生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的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其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博大的胸怀和坚韧的毅力去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