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逐梦计划”实践团在临沂市莒南县坊前镇朱家洼子村支教之行顺利开展。7月27日,暴雨不期而至,却挡不住“逐梦计划”实践团,朱家洼子小分队的脚步,实践第二天的授课顺利进行。
在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当下,“逐梦计划”实践团朱家洼子小分队紧随时代步伐,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采用新型寓教于乐的互动式课堂,将教学变成对话,将死记硬背变为动手实践。例如,在下午的自然科学课堂上,当刘老师讲到磁铁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时,特地准备了教学用具——磁石,并请同学上台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磁铁在何种情况下能够相吸,又是在何种情况下发生相斥,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道理。
新型课堂不仅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打铁还需自身硬”,好的老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验丰富的老师,而且还必须具有学术魅力,即过硬的知识储备和学科素养。除此之外,好的老师还要具有健康的人格,俗话说,教书育人,教书是一个方面,育人也很重要,好的老师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
教育之道其实不仅体现在妙笔生花的研究报告中,更蕴含在点点滴滴的日常教学中。新型课堂和传统课堂最大的区别在于,新型课堂富有活力,而只有富有活力的课堂才能打造成为优质课堂。希望队员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创造出更多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优质课堂,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这几天的支教生活,队员们明白只有实践,才能体悟人生百态;唯有实践,才能探索教育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