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雨为炎热的巨峰镇带来了一丝凉爽,课堂上朗读古齐国“瓷都”的声音沁人心脾。为继续探索陶艺文化在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的建设情况,完善陶瓷课程体系,此次给巨峰镇卜落社区的孩子们带来的是淄博陶瓷课。
传媒学院“陶礼不言,下自成蹊”社会实践队队员和孩子们分享了实践队伍去淄博陶瓷琉璃馆的实践经历和学习成果,队员带领同学们以文物为载体,去倾听那背后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展现那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其中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各具民族特征的人物形象,有富有生活气息憨态可掬的蹴鞠娃,还有着时代元素的视觉盛宴—鱼乐。因为“淄博陶瓷”也涵括着琉璃,队员们也和大家简要介绍了琉璃的起源及工艺。内容与各种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相结合,同学们认真地听课并积极地抢答,参与度较高,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孩子们听的十分认真,因为上节陶瓷校本课程讲的是日照的黑陶,所以孩子们不断与所学的日照黑陶对比,在课堂上提出相关问题,在孩子们提问和队员们的耐心解答中,孩子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充满地域特色的淄博陶瓷(含琉璃)和日照黑陶。博山的雨点釉、极具韵味的茶叶末釉、博山琉璃之一的料玉盆景以及名贵色料鸡油黄深深吸引了孩子们。
此次充满地域特色的陶瓷校本课程收获颇丰,孩子们的认真听讲与积极互动增加了“陶礼不言,下自成蹊”社会实践队探索陶瓷校本课程的信心,传承并发扬优秀的陶瓷传统文化,队员们始终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