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响应十九大“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的号召,坚定不移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儒家文化齐鲁行”社会实践团队起航,前往德州、聊城和泰安等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就“推广家庭成人礼的推广的可行性”问题进行调研。
有德之州,文化之行
7月18日,实践团队到达“儒家文化齐鲁行”第一站——德州。德州自古就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其历史悠久,是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明清时期是全国33个工商业大城市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由于我国西汉大儒董仲舒青年时在此研读儒学。当地为纪念这位文化巨人,在此建设了董子园风景区,董子园也成为德州著名的文化标志。队员们在当地工作负责人的带领下详细了解了德州当地的文化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情况,领略其中“民族中兴、天下大治”的文化理念。
谦谦君子,展演及笄礼
实践团队来到董子园内的标志性建筑——董子读书台前进行礼仪展演的相关准备。此行队员们带来的是古代女子成人礼——笄礼的展演,冠礼笄礼,“《仪礼》开篇第一礼,有冠者礼之始之称”。笄礼起源于商周时代,距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汉族的笄礼有着浓郁的中国特有的气息,是汉字文化圈最具代表的礼法。夏日炎炎,顶着炎热的天气,队员们坚持身穿厚重的儒服,认真展演着古代礼仪的每一个步骤,并热情地向观众讲解儒服的含义以及儒家传统的礼仪,生动地展现出古时家庭中女子成人行礼的过程,吸引行人驻足观看。
调查走访,问卷调查
在展演结束后,队员们仍坚持穿着儒服开展“推广家庭成人礼可行性”主题问卷调查活动。队员们手里拿着一摞摞的调查问卷,在风景区内四处走动向当地社区市民们进行调查访谈,询问其对古代家庭成人礼以及刚才现场礼仪展演的了解程度与评价,并向他们详细地介绍传统礼仪,而市民们也对古代传统家庭成人礼抱有极大的好奇与兴趣。
博物之行,风土人情
在德州站,实践队员们还来到德州博物馆,对德州当地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进行了解和学习。队员们充分利用自己学过的专业知识,认真参观博物馆内的每个展厅并做好详细记录。参观结束后实践团队向周围的行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在与市民们的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古代家庭成人礼因其专业和繁琐的特点,其在市民群体中的普及度并不是很高,而从礼仪展演的现场效果与市民对古代传统礼仪的兴趣与推崇可以看出,家庭成人礼推广的可行性是值得肯定的。
据悉,“儒家文化齐鲁行”是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自2010年推出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以“优秀儒家传统文化进社区”为宗旨,每年走进省内4—5个城市,实践队员身着传统儒服,展示传统礼仪,宣传优秀传统文化,调研传统文化在各地的传承情况。
今年是“儒家文化齐鲁行”走过的第十年,实践团队在德州站活动结束后,还会陆续前往聊城、泰安等地进行深入调查传承中华传统礼仪,展现儒家文化风采,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