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我国“美丽中国”项目建设,7月29日至8月4日,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曲园油城调研队抵达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开展社会调研工作。希望通过调研为落实我国三线城市“美丽中国”项目建设起到监督带头作用,为我国建成美丽中国做出贡献。
实地走访令人欣慰
调研团队全体集合,进行调研过程的分配统筹,共同设计制作了针对周边居民的调查问卷,于当日下午抵达文汇花园小区。小队对于小区周边的环境情况进行了现场调查,之后便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采访了部分居民。填写问卷时,当地居民十分热情,表示周边地区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起初,广利河是“臭水沟”,而现在,广利河是最好的护城河。这让小组成员感到十分欣慰。 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周边的油井基本不会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采油过程中也基本不会出现向周边河流直接排放污水的情况,即使排放也一定是处理过后达标的水。通过这种方式,队员们对于石油开采地区在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的努力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石油管理优化升级
在胜利石油管理局公共事业管理中心的调查中,小组针对胜利油田近些年的发展及在美丽中国背景下做出的改变进行深入调查。通过与负责人的访谈交流,小队成员了解到胜利油田公司内部的管理体制的进一步优化,通过提案层层筛选提出意见最后进行实施等多种改进方式。负责人表示,“一个公司的运营关键在于员工。我们要搞好人才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也要搞好工作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培养自己的科技团队,不断实现创新与发展。”这让成员更深刻感受到胜利油田在内部管理上的严格要求,对于公司的运行和维持公司的平衡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图为小组成员与管理局负责人交流。
铁井工人一线奋斗
在烈日酷暑下,实践队员同石油工人们一起身穿长袖长裤奋斗在钻井采油第一线。队员们不仅近距离观察采油中的打井装置和采油装置,了解石油采集的高成本和付出,还通过与采油工人的访谈,听石油工人先锋讲解了石油资源的发展前景。针对目前新能源开发下的传统采油行业发展的确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不过短时间内采油行业不会受到大的波动。对于环境污染处理的相关问题,工人介绍到:“目前我国的采油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并且在石油开采过程中也会将污染物进行处理、净化,直到检测合格才会进行排放,不会对环境造成大的污染。” 由此,队员们更深刻的了解了石油开采区针对我国“美丽中国”战略落实的巨大贡献,也更了解钻井公司内部管理的统筹性和技术革新的高效性。

图为小组成员与采油工进行现场访谈。
政府部门严抓落实
随后,小组针对石油开采区近几年的发展情况向东营市政府的环境部门进行交流采访。队员们了解到东营区对于石油开采方面一直是“下了大功夫”,对于环境问题更是格外注意,采油过程中的污水等都要进行多次检测才允许排放,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规定,对于土壤和空气质量等各类指标更是采取定期检测的方式进行信息的采集,对于当地的各项指标有着严格的监控体系。 “因此,石油开采区并不是大家想象的'工业污染区',当地的环境不但不会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还会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一定的便利。“采油并不一定伴随着大污染啊。”一位实践队员这样总结到。

图为小组成员与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进入办公楼进行访谈。
老旧小区活力依旧
在采访过后,调研队伍又选择了东营广利河中游、部分老小区附近等五个地点进行了实地考察。重点观察开采区中的石油开采活动是否会给当地造成环境污染,对于周边居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走访过程中,发现老旧小区周边环境井然有序,尽管提油机离小区的距离不过百米,但依旧没有影响居民的生活。而之前一直被东营地区人民所诟病的如广利河中游出现漏油情况和上游存在私排污水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最终,实践队员得出一致结论,石油开采活动在政府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不会对环境造成大的影响,完全不影响居民的生活。

图为小组成员合照。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开展,让队员们亲身了解了目前胜利油田对于美丽中国建设做出的贡献及对于周边环境情况的改善情况,同时更进一步明确了当代青年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要身体力行的为美丽中国的建设作出贡献。大学生虽不像石油工人一样奋斗在石油建设开发第一线,但是通过珍惜石油资源,倡导绿色出行,同样可以为石油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展现出当代大学生们应有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