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传统文化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而民间民俗文化不仅仅记载了人类发展的历史,还包含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文明产物。但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年味也逐渐变淡,如何从精神层面呼唤年味回归,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从大学生角度深挖年味变淡的原因从而促进年味回归,曲阜师范大学飞燕入百家实践队于1月6日走进日照市博物馆,感受文化魅力,探寻年味传承。
我们经过工作人员指引到达博物馆三楼的文化专区,看到可以看见的非遗产品,听到可以听见的传统文化,一个个精致的小物件,一个个富有神秘色彩的民间故事,都让我们在被这文化的魅力所深深震撼着,同时也牵引起我们对自己童年、家乡的美好回忆:除夕贴的过门笺、日照特色农民画,还有让人们在春节期间消遣观看的黄墩皮影戏,队员们都认真参观欣赏并拍照记录日照市的非遗文化产品,并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理解的更加深刻,了解这些精美艺术品背后的故事和历史背景。工作人员讲到人员讲到这些传统工艺作品出自于过去广大农村劳动妇女手中如割花、虎头鞋等。而现在年轻人却很少涉足甚至没有见过,让我们在深入了解的同时也想让其重回大众视野,促进非遗传承。
在参观过程中,一间具有年味的毛坯房吸引了实践队员的注意,基本还原了过去农村春节的场景,处处充满年的味道:门口的张贴的过门笺、红对联、福字、年画,屋内的灶神图、大花被、大饽饽……都是我们关于春节美好记忆的载体。队员们都认真仔细观看并拍照,做好记录工作。
一旁的工作人员也给我们讲解春节一些习俗及其所代表的美好寓意,让实践队员们感觉身临其境,又感慨如今年味淡化的问题。面对这些新形势,我们应如何不忘初心保持文化内核坚定不移的传承下去呢?由此也引发了我们实践队员对此不懈的积极努力的思考和探索。
博物馆也在促进文化传承中不断探索,表现其积极的态度。其设置的文创产品专区让我们眼前一亮,队员们都认真欣赏着这些精美的文创产品,虽然有些产品的地域文化特性不够鲜明,但文创产品与文化相结合这个出发点是好的,有利于该地域文化重返大众视野重现生机与活力。
审核:邱婷婷
来源: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