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学生联合会等主办单位将组织开展2016年“三下乡·千村行动”全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的要求, 2016年7月18日至7月20日,文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在团委书记刘本成老师的带领下,赴滨州市沾化区古城镇罗场村展开实地调研。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罗场村是省级贫困村,一年前,村里还没有发展致富的产业项目,村集体负债累累。找准扶贫项目和致富产业,完成脱贫攻坚、啃掉脱贫硬骨头是摆在第一书记韩丽面前的第一难题。组织上要求女书记住在镇上,但韩书记为了摸清情况、理出思路、掌握第一手资料,坚持在村里住了5个月。按照“五必访五必问”要求,走遍两个村237户人家,深入调研了解情况,特别是针对老党员、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儿童、残疾家庭等群体进行重点走访,了解群众所盼所望、所思所想,仔细倾听群众诉求、详尽征求群众意见。建立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档案、民情日记,掌握第一手资料,真正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所盼。真正核实准了贫困户数量,从原有的81户201人精准确定为9户13人贫困,为扶贫攻关打下了坚实基础。经过一年的努力,罗场村利用中央专项扶贫资金100万元和省扶贫资金30万元,建成高标准、全自动化、年出栏12万只的肉鸡养殖基地一处。王见南村利用省扶贫资金60万元建成高标准、全自动化、年出栏14万只的肉鸡养殖基地一处。两个项目相继于2015年9月、11月投产。目前罗场村已出栏3批肉鸡,为村集体增收13 万元。
文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在充分调研罗场村现实情况以后,制订了详细的帮扶计划,如为村民绘制文化墙,定期来村义务支教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