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至25日,书法学院“矿之焰”社会实践服务队在山西省西铭矿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鉴于煤矿工人轮休时间问题,实践团队仅能利用工人休息的30分钟展开采访。通过采访,实践团队得知,煤矿工人井下作业时间长,且井下闷热,煤矿工人防护意识,仅有的防护措施,口罩也经常被煤矿工人摘除。因而,煤矿工人长时间井下工作对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同时,当前煤矿工人的管理体制不健全,人员招收与工期安排并不合理。通常情况下,一名煤矿工人要在井下工作八个小时,一天工作时间在十个小时以上,轮休时间较少。唯一令人欣慰的是,井下工作相对薪水较高,每月有至少7000人民币的收入。
“矿之焰”煤矿调研团服务团实践队员通过对矿工的采访以及矿产管理人员提供的资料得悉,在我国虽然有一系列的政策法律保障工人的利益,但有一些矿产的管理方式却依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使煤矿工人安全得不到保障。但相对高额的酬劳解决了煤矿工人的经济问题,一定程度上对于当地的经济有着推动作用。煤矿安全问题不是一方面的力量就可以解决的,需要国家健全制度,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共同关心,共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