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但近年来,小中大学生的自杀率和抑郁率在急速上升,这样的现象,不免让人深思。为进一步了解这一社会问题,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寻安益教实践团于2022年1月14日前往山东省济宁市夏一西校进行实践。
本次实践采用线上调研加线下实地考察的形式,开展“让学生敞开心扉”的社会实践活动,走进校园助力学生拥抱内心。通过实践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反映学生与内心的问题,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
找出问题所在,做出一些改变
卡耐基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学家,他曾说过,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百分之八十五要依赖人际关系,软与硬而言是相对的,专业的技术是硬本事,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本领则是软本事。社会上人际交往非常的复杂,每一个人都是为了共同的目标与理想,在此之前,每一个人都有着独特而又不可替代的个性和思想,所以,对于个人来说,要很好地与每一个人相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其中需要投入大量的心血和技巧,关键在于大家自身是如何努力的,个人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处境并且很难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那个人就应该尝试去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对某件事或某个人的态度,要试着改变自己,不可以要求别人做出改变。
现在的学生压力倍增,在强压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其他端口解决或者转移出去,就容易产生负面影响,学业压力激增,青少年没有了基本的自由空间,沉重的学习是导致心理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作为父母需要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以及学习上正确的指导,不要给予孩子过多的压力,孩子的心理得不到好的引导,容易使孩子心理崩溃。其实孩子是愿意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但是父母因为各种原因而忽视了,如果孩子的心理得不到良好的倾诉,最后的结果就是自杀来宣泄自己的情绪,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父母即便悔恨也没有挽救的余地。
搭建心灵的窗口,让学生释放压力
实践团成员针对问卷调查后出现的问题,利用学生的课下时间开设了相关活动来释放内心的压力,教学生做运动,写小贴纸,在纸飞机上写字并放飞等一系列游戏,重点给初三的学生做了一些心理上的释放。
本次实践活动,寻安益教实践团深入夏一西校进行实践,深刻了解社会压力下的学生真实的内心想法并做了详细的记录。实践团成员对此进行深刻的思想剖析并认识到学生的内心的挣扎与无力,想为减轻青少年压力做出贡献,在校园里和他们一起踢足球,放松自己,让青少年的心理压力尽可能地少一些。但是,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还需根据社会的发展来做长期而有效的规划,加强心理安全教育,助力生命安全与健康意识深入学生内心。
来源:管理学院
审核:徐哲
编辑:崔钰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