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提升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再创造能力、推进传统工艺领域健康有序发展,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共同印发《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黑陶作为“原始文化中的瑰宝”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助力黑陶发展对扶贫就业、产业发展、文化振兴也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促进黑陶文化振兴,2022年1月6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玄青陶韵实践队分别赶往两城镇、兆启黑陶、中国黑陶文化博物馆展开社会实践。
群策群力初盘算
“一眼千年,逴跞古今”黑陶诞生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有“黑如漆,声如罄,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的美誉。团队了解到近些年来省政府在尊重优秀传统文化、尊重地域文化特点、尊重民族传统的基础上,着力帮助非遗工坊提升产品品质和设计水平,而日照黑陶也是其中最具特色的非遗产品之一。团队经过调研咨询、网上查找文献等途径,决定将两城镇、兆启黑陶、中国黑陶文化博物馆作为实践地点,在做好防疫工作的情况下展开实地调研。同时,团队成员一方面查阅各实践地点相关信息,另一方面提出问题后整理汇总,制作调研问卷,为后续调研工作的有序开展做好充分准备。
同力协契共调研
经过前期的充分准备,调研小队分别前往两城镇、兆启黑陶、中国黑陶文化博物馆。在实践过程中团队了解到,现在大多黑陶生产商家大都有完整的黑陶制作产业体系,可以独立完成选材、制作、烧制等制作过程。主要通过零售黑陶工艺品、接受买家定制、企事业单位批量订购等方式出售,可以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售往全国各省市与海外国家。尤其是近年来,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不断激发传统行业变革,黑陶也搭乘数字经济的快车向“网红”转型。有关政策的不断出台,更是让黑陶“网红”之路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受疫情影响全球市场面临着消费降级的风险,黑陶经营出现了一定的状况,相比往年销售额明显下降。团队也注意到黑陶传承人都是老师傅,师傅们表示现在主要面临的困难还是缺少传承人,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年轻人很难静下心来把精力放在一门技艺上。
成果汇总谋出路
调研完成后,团队成员召开线上会议,汇报成果总结结论。经团队探讨研究后发现,黑陶非遗传承和发展主要面临着缺少非遗传承人、疫情影响销量等问题。这与实践队成员前期准备阶段了解的情况大致相同,同时也是大部分非遗技艺面临着的共同难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鼓励与引导来帮助非遗项目渡过难关,同时更需要非遗传承人和工坊自身适时调整、主动应变,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融入时代元素,推出文创产品、民居民宿、DIY体验项目等全新产品,既能使传统手工艺文化融入现代生活进而拓宽收入,又能吸引年轻人了解非遗项目、热爱非遗项目。多方要共同携手努力,促进非遗文化传承发展,赓续非遗技艺。
鹏程万里盼发展
我国设立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自《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以来累计投入已超过70亿元。同时,山东省政府也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全国第一个以立法的形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活动的省份。近年来,可以看到许多非遗项目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融入现代生活,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出了积极贡献。全面建设文化中国,加强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的同时更要非遗自身增强造血能力,发展适合特色产业。黑陶紧跟时代步伐,在保留文化特色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打造了非遗保护发展的齐鲁样板。
来源:管理学院
审核:徐哲
编辑: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