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上半年,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今秋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劳动教育课程已成为当前学校课程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各地区积极开展乱象治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劳动教育的开展打下基础。为更加真切地了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推动完善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加速素质评价体系的优化和劳动教育价值回归,2022年6月29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谨耕庠序实践团赶往山东省日照市教育局进行实地调查探究。
纸上春秋,剖析劳育现状
从“双减”政策导向来看,劳动教育必须回归“以人为本”的育人观念,扭转劳动教育的功利化、短视化倾向。团队及时跟进了这一教育热点问题,发现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仍面临着课程建构共同体未建立、开发时效不强、育人价值缺失等困境。在了解到日照市出台了劳育新方案后,团队成员一方面紧跟日照市最新政策、分析政策导向、商洽调研事宜,另一方面集思广益,提出问题后整理汇总,为后续实践调查工作的开展做好充分准备。
脚踏实地,线上线下同调研
为更好地了解劳动教育的实际情况以及群众对新政策的态度及看法,团队制作调研问卷,通过大范围的发放,积极推动线上调研活动。同时,经过前期的充分准备,谨耕庠序实践团来到日照市教育局,日照市劳动教育负责人陈主任为成员们提供相关重点资料、解疑答惑,并详细讲解了最新政策方案。考虑到各中小学劳育实践各有特色,为了更为科学地完成调研,团队决定兵分三路展开实践调研,分别赶往日照市实验小学、日照市新营小学和日照市第一中学展开调研。在那里团队进一步了解到现阶段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呈现“被动劳动”的形式,学生参加劳动多在作业、任务、评比、加分等外在因素的驱动下进行,参与劳动的动机趋向于外在。如何让学生摆脱脑力劳动的压力,挣脱久坐生活的束缚和抵抗消极娱乐的诱惑,自发主动地参与到“出力流汗”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是劳动教育有效开展但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
何处归程,探求课程开发
调研完成后,团队召开线上会议进行成果汇报,团队经探讨研究发现,中小学劳动素养培育止步不前有多方面缘由:一方面是学校劳动教育在教学理念等方面存在偏差,未将其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基层教育工作者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民众仍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观念影响,长期忽略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再者代际教育差异下,有些家长产生“名货期待”,不舍得让孩子干家务,对学生的家庭劳动包办代替。面对这些制约新时代劳动教育发展的桎梏,团队经探讨后一致认为不仅要在少年儿童主动参与劳动的内驱力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布局结构,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平均水平,更需要家校间的共同努力,家长要多些理解与支持,冷静客观的思考学校劳育相关活动是否有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学校应强化作为教育主阵地的作用、紧跟政策导向、从深层次解读剖析如何使少年儿童将劳动化“被动”为“主动”,保证劳动教育的高质量有效发展。
扬帆起航,共盼劳育归真
根据《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设计,劳动课程的基本结构是以实践为主线,按照学段进行进阶性设计。今年9月起,劳动课程将正式作为中小学必修课程从小学一年级起开始开设,使劳动教育真正发挥提高学生素质、家庭幸福美满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鹏程万里盼宏图,且看劳动教育扬帆起航!
来源:管理学院
审核:徐哲
编辑:赵淑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