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刘津辰)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这些精神是由中华儿女创造出来的,也需要我们不断传承下去,当今的希望在我们青少年手中,青少年是未来的希望,也是祖国的希望。为了传承齐鲁优秀文化,引导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文化相互结合。2022年7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齐”承鲁韵社会实践队来到山东省各个高中展开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传播齐鲁优秀文化,树立青少年文化自信。
传播齐鲁文化 讲好中国故事
为深入了解齐鲁文化内涵,进一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实践队开展了文化宣传讲座。在讲座中,成员们集中学习了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崇尚节气的爱国精神、经世致用的救世精神、人定胜天的能动精神、民贵君轻的民本精神、厚德仁民的人道精神、大公无私的群体精神、勤谨睿智的创造精神。
齐鲁文化是由“齐文化”和“鲁文化”组合而成,齐鲁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让成员们不禁感慨山东这片大地上孕育出多少优秀的文化,多少仁人志士在这种文化熏陶之下茁壮成长,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光热。山东人民从这片沃土中不断成长,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作为成长根系,不断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明传教之意 与时代共振
听完讲座,成员们感触颇深,为深入调查如今高校学生对齐鲁文化的了解情况,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莱西第一高级中学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围绕着“齐鲁文化是什么”“我们心中的齐鲁文化”等方面展开提问。调查中可以看出高校学生对齐鲁文化和精神了解得并不深入,对其中的内涵缺少实质性的思考。并且存在着无法与自己的日常生活相结合的问题,齐鲁传统文化不能很好地达到引领、指导作用。
为找到如何解决传统文化在实际传承中遇“难”问题的措施,实践团请教了学校的老师,成员们了解到“齐鲁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项精神就是创新精神,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引导齐鲁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激发人们对齐鲁文化的情感认同,道德认同。让齐鲁文化这一“文化招牌”彻底打响,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不满足对于齐鲁文化浅薄的学习,进而追求其精神内涵,体会中国人独有的气节与风度。找到属于这个时代每个中国人的良知,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瞻仰烈士雕像 思考发展前景
在调查结束后,成员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校园中的烈士雕像。老师向实践团解释,齐鲁文化中最闪耀的便是山东的革命精神。山东革命党人在革命前期做了大量的革命准备,不断扩大革命队伍,为革命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被问及为什么要在校园中摆放烈士雕像时,老师回答,只有将传统文化教育依托到学校教育之中,通过设置专项学习课堂,结合山东特有的文化环境进行“研学活动”,使这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样不仅可以让齐鲁文化重新充满活力,还可以创造一个优良的文化教育环境,潜移默化地对当代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带领学生们学习传统美德,使青少年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经过本次的实践活动,实践团的每个成员都对齐鲁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在过去的文化传播中存在着脱离实际、创新力不够的问题,面对时代发展的今天,更需要不断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让齐鲁文化与当今社会接轨,加大以齐鲁文化为根基的文化产业发展。帮助青年学子在文化熏陶中树立文化自信,以更饱满的精神面貌迎接中国未来的发展。
来源:管理学院
审核:徐哲
编辑:王淑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