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急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离不开与他人的联系,手机、微信、QQ、微博等一系列媒介沟通着你我他,便捷的沟通交流方式也在不法分子的“有心”策划下成为犯罪的工具,电信诈骗成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污点,由于相关知识的缺乏,不少不知情人士无声地成为电信诈骗的受害者,历数今年来各地曝出的电信的涉案金额,相关知识的普及以及法律的宣讲刻不容缓。因此,慧眼启航实践团旨在对身边力所能及的群体中进行相关安全知识的普及宣讲避免更多无辜的受害者遭受电信诈骗的荼毒。
电信诈骗犯罪已经成为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一大问题,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目前我国对此类犯罪有一定程度的预防及打击方面的研究,若能有效打击预防此类犯罪案件,将会大大减少人民的经济损失。实践团拟通过手册宣传、主题宣讲、社区普法等形式向广大群众进行电信诈骗危害普及,以达到减少人民群众受电信诈骗侵害的目的。面对层出不穷的电信诈骗,传销公司一般先安排学生以销售人员的名义上岗工作,然后让学生缴纳一定的提货款,再让学生去哄骗他人。有的学生在高回扣的诱饵下,甚至去欺骗自己的同学以及家人,上当之后又往往骑虎难下,最终只得自己白搭上一笔钱。
通过采访发现,大多数路人认为要加大科技强警与打击力度,提高案件侦破率。当前,利用电话实施诈骗的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越来越先进,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因此,要加大科技强警力度,对该类诈骗特别要注重研究、采用、开发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各类行业产品及电话定位、追踪等技术,以便迅速锁定作案人员,有效采集与保存相关证据。同时,要加大对该类案件的查处力度,克服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麻痹心理以及证据难获取、破案有难度的畏惧心理,形成高压打击态势,遏制该类犯罪的发生。
实践队成员了解得到,规范银行的账户管理制度刻不容缓。一天下来,虽有劳累,但更多的是充实,队员们也充分认识到防电信诈骗教育的重要性。从现有的电信诈骗案件来看,几乎每一件电信诈骗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都是将诈骗得来的款项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转移赃款,因此,要加强对银行账户的监控与管理。完善立法、重点打击。从现有的法律规定来看,电信诈骗行为可能触犯诈骗罪和招摇撞骗罪。诈骗罪的最高刑期为无期徒刑,而招摇撞骗罪的最高刑期只有十年有期徒刑,如果对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电信诈骗都以招摇撞骗罪定罪处罚,当其诈骗数额达到特别巨大时,就有可能出现量刑不均衡的现象。而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明显大于普通诈骗,对于社会危害性大的犯罪反而处以较轻的刑罚,显然罚不当其罪,既不利于打击犯罪,也会造成量刑不公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完善当前的相关法律制度,加大对于电信诈骗的惩罚力度。
借着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实践团成员帮助受访者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有效解决了中老年人目前所遇到的一些困境。这次活动实践队成员不仅掌握了一些防诈骗的相关知识,更多的是缓解与陌生人交往时的紧张,很好地锻炼了社交能力。实践队成员参加活动后达到了体验活动过程,丰富自己,尽自己最大努力,为社会做贡献的目的。
审核:李春辉 袁铭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