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王心茹)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基因,是国家、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源泉。文化自信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激发,与国运、民魂紧紧联系在一起。2022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齐”承鲁韵社会实践队成员分别前往山东各地学校进行探访,调查学生对齐鲁文化的了解程度,构建文化自信,推动齐鲁优秀文化走出去。
收集齐鲁文化文献,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在实地调研采访之前,成员首先通过文献搜集法及因素分析法在各大论文网站中搜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到齐鲁文化形成于春秋时期,鲁国出现了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齐国则吸收了当地土著文化即东夷文化并加以发展。齐文化崇尚功利,讲求革新;鲁文化注重伦理,尊重传统。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两种文化逐渐交融,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从史前至战国时代,山东地区不同的文化因子不断同和、发展,最终形成了注重传承、尊重传统,又兼容并包、开放务实的地域文化特质。秦统一全国后,终结了战国时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起来,而海岱与齐鲁的精神内涵成为华夏民族的内在支撑,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在中国历史脉络之中流淌,绵延而不绝。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不少优秀齐鲁文化在时代中湮没。
齐承鲁韵,寻访调查
搜集文献完毕之后,实践队成员分别前往山东各地进行实践调查,探访了曲阜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青岛西海岸新区王台初级中学、山东省莱西第一高级中学、胶南第一高级中学、青岛市黄岛区弘文学校等几所学校,与当地的学生进行交谈,了解学生对于齐鲁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看法。
实践队成员主要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们对于齐鲁文化的认知情况。在走访调查中,实践队成员了解到各个阶段的学生对于齐鲁文化都十分热爱并且希望齐鲁文化可以发扬光大,主要是通过学校的教育来了解更多的齐鲁文化,但是缺少渠道缺少一些接触的机会。在调查中了解到有一部分学生对于齐鲁文化的了解较固定和片面,说明对于齐鲁文化的宣传存在问题。不过大部分学生们对于传承齐鲁文化都持有非常积极的态度,学生们提到:“我们作为齐鲁儿女,生于齐鲁,就要以齐鲁为荣,推动齐鲁文化走出去,希望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越来越好。”实践队成员对此深受感动。
探索发展新机遇,推动文化新辉煌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发展,就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齐鲁文化只有不断创新,坚持正确的思想引领,通过新形势新渠道让大众不断了解并喜爱齐鲁文化,才能将齐鲁文化推向新高度,更好地促进齐鲁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新的贡献。
来源:管理学院
审核:徐哲
编辑孙久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