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格化治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理模式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基层治理改革实践中,由于其在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政府已经积极推动和完善网格化治理模式,并将其适用范围不断扩大,网格开始成为继“县区——乡镇街道——社区(村)”组织结构下新的治理层级而发挥重要功能。在近些年来的社会治理发展中发现,网格化管理出现了“创新扩散”的现象,呈现出“无网格、不治理”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探索农村网格化管理发展路径,精准补齐网格发展短板,曲阜师范大学网格治理政行动队于12月19日晚21:00召开第一次线上培训会议,会议就前期准备进行的一系列活动进行探讨,并对未来的实践方向进行讨论。
会议伊始,队长以网格化治理优化转型为出发点,以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提升为视角,重新审视网格化治理的生成逻辑及其典型特征,并通过对各地农村网格化治理实践的比较分析,探讨区域性农村网格化管理的建构,找出农村网格化治理的差异。当前,网格化治理的功能转型与服务优化,网络化治理与村民自治的有机衔接以及政府、社会、村民治理网络的搭建和整合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紧接着,团队成员共同商讨本次调研的主要内容,确定调研的地点为农村,调研的方向为:共同体视域下农村网格治理优化路径研究。以农村网格治理为切入点,深入到农村开展访谈调研,在调研中发现网格治理存在的难点痛点,最后通过资料的搜集并征询农村村民的建议实现网格治理的良性发展与创新,顺利完成了实践团队前期准备工作的梳理。
最后经过团队商议,确定了本次社会实践的日程安排:12月20日-25日拟定调查问卷以及访谈提纲,12月26日-28日进行实地调研,12月29日-1月31日进行线上宣发,1月31日-2月13日汇总调研成果并撰写实践报告,及时完成团队成员任务分工并强调做好防护要求。本次线上会议的目的在于让团队成员对于农村网格化治理有大致的了解并明确调研的路径,要求网格治理必须要抓住“民主”这一核心,也就奠定了访谈的主要对象为农村的居民,为后期有效资料的收集提供便利,也为接下来网格治理政行动队深入农村开展调研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来源: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审核:徐哲
编辑:李泽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