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护儿童成长,是振兴国家和民族的需要,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接班人的需要。为守护儿童健康成长,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益起实践行,心系社区家”社会实践队于2022年12月12日来到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洙边镇开展了以提高儿童安全意识为核心的宣讲活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实践队采取线上+线下双面推进,带领未成年人从多个角度学习安全知识,让教育渗透于游戏与生活中,以人人参与、身临其境强化安全意识,建设好儿童成长的坚实后盾。
俯下身去,让心更近
在正式课程开始之前,实践队员们走进儿童家中,与孩子们进行交流并邀请孩子们前往课堂听讲。孩子们对实践队的到来表示好奇,实践队顺势与孩子们开始了“猜猜我能上你当?”互动游戏,队员以一个个有趣的问题和奖励打开了孩子的话匣,在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中,队员与孩子的心走得更近了。
经过实践队前期走访发现,社区儿童普遍存在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在实践队员针对性地修改教学计划后,安全教育课堂正式开始。在课堂上,为保证儿童有效学习安全防范知识、学会自我救助、强化自我防范意识,实践队员采取声话结合、图文并茂的方式,用一个个简单易懂的故事讲出电气安全、交通安全、防拐卖安全等一系列专题知识,并引导儿童危险来临时应该如何自救。课堂结束后,为保证课堂教育的有效性,实践队员热情邀请孩子们参与“我才不怕坏人”预防拐卖演练活动,在活动中,由实践队员扮演不良分子,孩子们则在这个过程中识破拐卖行为。事后,孩子们说道:“我认为我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了。”
沟通交流,共建后盾
保护孩子、培养孩子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家长是孩子的首任老师,在孩子的教育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实际走访中我们发现,部分家长认为每天陪伴孩子身边不会有危险,也有家长提出,“我也知道安全很重要,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和孩子说”。
针对这一现象,实践队员灵活变更教育策略,利用创作的宣传短视频与科普宣传单,再次走进了儿童们的家。“孩子的安全教育应该从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从而让孩子们主动学会保护自己”,队员们耐心细致地向家长科普到。由于青少年安全意识低,加上其知识水平需要与外界的不断磨合,这就需要父母通过言传身教,适时向孩子讲一些通俗易懂的道理,告诉他们什么不能做、什么可以做又该如何做,队员们用一个个通俗易懂的示例引导着家长改善教育方式。“志愿者帮助我们给孩子系好了人生的第一颗扣子,我们会做好孩子们坚实的后盾”,家长的话是对实践队员工作的高度认同。
线上开展,多元覆盖
因感冒等身体原因限制,许多孩子们遗憾没能参与实践队员开展的课堂活动。为满足这些孩子们的心愿,实践队员在原课件的基础上,增加了安全专题的动画,与孩子们在腾讯会议中相见。
会议开始,孩子们便问道:“听说他们都扮演角色了,我们有没有啥活动呀”。“我们有对抗安全隐患的动画小人”,这是实践队员的回答。在聊天、看视频中,孩子们渐渐发现了自己没有注意的薄弱点,看到孩子们的安全知识得以巩固,队员们表示开心。
“我本身就是师范专业的学生,希望能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发光发热,为社会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做出一份贡献”,队员们表示,这次活动带来成长在许多方面,“我的认识价值得到了拓展,在帮助孩子们学习知识的同时,我也感到自己被需要、被认可;同时,我也感到了我教学技术的增长,在和孩子们的接触中,我的专业技能与表达沟通能力也得到提升了。”活动结束后,队员们非常高兴能为乡村教育事业做出贡献,同时也希望未来能继续贡献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