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非遗宣传梦之队队员于寒假期间积极参与实践工作,充分感受家乡变化,铭记党的奋斗历程,增强服务人民、回报家乡的责任感、使命感。
2023年1月28日,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非遗宣传梦之队在济南市山东美术馆前开展了2023年新年的第一次社会实践,这一次的社会实践以“切身实践体验,切切实实宣传”为主题,宣传商河县优秀非遗鼓子秧歌。群众在观看铿锵有力的鼓子秧歌同时,更加了解了商河的优秀非遗。实践活动也增强了商河人民的文化自信。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是最古老、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文化传承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是不可忘却的,守护他们,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为了解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让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非遗宣传梦之队”展开实践。实践调研队成员在走访中了解到,宣传商河优秀非遗鼓子秧歌越来越重视利用网络进行,通过宣传方式和创作内容的不断创新,能让更多人了解商河鼓子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能让商河鼓子秧歌取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非遗宣传梦之队”在新年的欢快氛围中也参加了济南市最大的鼓子秧歌队伍,舞龙敲鼓为济南群众送去新春的祝福,在寒假的社会实践中大力弘扬商河鼓子秧歌,宣传曲阜师范大学的体育精神,这一次在山东美术馆的门前舞起鼓子秧歌,一动一静更让群众认识了动静结合之美,让人们在参与中认识优秀非遗文化,促进商河鼓子秧歌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实践活动开始前期,实践队队员对被鼓声吸引来的群众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到大家对于商河鼓子秧歌很是了解,商河鼓子秧歌可以说是走遍了全国各地,它打出了山东大汉的气势。周围的群众表示,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鼓子秧歌,学生从20岁到60岁,各个年龄范围都有。实践队员参与其中了解到现在的鼓子秧歌加入了舞龙舞狮新的文化要素,更加助力了商河鼓子秧歌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如果说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摇篮,那么文化遗产就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文化遗产是文化的果实,文化的标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在本次实践调研中,调研队员也意识到商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仅仅依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对相关遗产进行自我创新发展,不断提升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
保护和弘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更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此次社会实践,调研队成员更好地了解了历史,了解了我国传统文化,激发调研队成员传承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意识,同时,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使更多人了解到它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