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柔和的夕阳,绚丽的云彩,干净的街道,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炊烟,在这幅图画中,融入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也勾勒出了美丽乡村的崭新图景。美丽乡村建设正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和主要载体,而美丽乡村的建设离不开垃圾的解决,而垃圾分类可以大幅度地减少垃圾增加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有利于进行资源再利用培养大家的环保意识。垃圾分类看似是小事,实则是一件事关全局、事关未来、事关民心的大事,各个城市以大气魄谋划推进,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为深入了解乡村垃圾处理和垃圾分类的实施情况,进一步熟悉了解乡村生活,顺利开展实践调研活动,2022年2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同心振乡”实践团队深入德州市庆云镇韦家村进行社会实践调查。
实践前期,在队长的带领下,队员们认真规划了实践计划,确定了调查问题,了解了实践过程中的相关注意问题,并进行了实地考察。垃圾问题关乎民生,垃圾的正确处理能够解决居民生活矛盾。街道旁的杂草丛生,食品垃圾袋的乱堆乱放,以及污水的不恰当处理严重污染了村民村貌,而且不利于村民的生活健康。于是当地政府要求改善村貌,解决乡村垃圾问题,村长召集村民积极加入垃圾处理当中。现下乡村垃圾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街道旁种植了树木花卉,极大改善了村貌,也提高了村民的身心健康指数,村民生活得到了改善。
为更好地提高村民环保意识,政府大力推进垃圾分类站,并对村民进行垃圾分类培训,村民了解到了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的区别,按照分类要求进行丢弃。垃圾分类投放站的建成不仅让村民了解到垃圾分类的知识,而且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大大充实了村民的生活。同时能对某些有价值的垃圾进行回收,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使更多的物质能够变废为宝。更加减少了空气污染,不仅乡村少了变质臭味,而且焚烧时产生的有害气体减少了。
乡村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坚持政府主导,依靠群众,因地制宜,科学治理的基本原则,落实办事处主体责任,结合乡村规划,科学选择适合本地特点的经济适用、简便易行分类处理模式,有效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推进农村有机易腐垃圾就地生态处理,同时强化考核督导,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全镇综合考核。了解到政府的相关政策,“同心振乡”实践队队员为更好地了解当地村民对垃圾分类的态度,走访调查部分村民,根据“您对垃圾分类继续发展是持支持态度还是否定态度”“您是否真正了解了垃圾的分类”以及“您平时是否会按照分类标准丢弃垃圾”等问题了解到了村民还是支持垃圾分类的而且热情很高,真正成为了垃圾分类的参与者、践行者和受益者。
经过本次实地社会实践考察,实践队员通过考察街道的垃圾处理,寻找垃圾分类投放站和走访村民等了解到乡村对垃圾处理的态度坚决,同时也在考察中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如垃圾分类投放站基础建设投入力度小,开发深度不够,管理欠规范,存在垃圾乱放的问题以及不少年纪大的村民在垃圾分类上存在分类错误的现象等问题。同时存在政府对农村垃圾分类投入资金少,垃圾分类车下乡不及时的问题。当前政府应加强乡村环境问题处理,村民积极配合政府和村委会的工作,共同创建美丽乡村。
此次社会实践,使团队成员感受到了乡村为环境做出的努力,看到了国家对乡村振兴的投入力度以及村民对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使团队成员看到了美丽干净的环境有利于村民的身心健康,同时加强了团队成员的环保意识,起到宣传垃圾分类的作用,对环境治理工作不再有肤浅的认识,同时也增加了团队成员的社会经验,为下一步的社会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管理学院
审核:徐哲
编辑:王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