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抓基层打基础、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招。而提升农民获得感作为壮大集体经济,激发农村产业振兴的干劲,营造凝心聚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浓厚社会氛围的根本目的和根本途径更是具有很大的调研和探索意义。为探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推动农民获得感提升的路径,2024年1月16日-18日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微言小队分别前往日照市高新区河山镇新村日照市高新区河山镇新村和汪家官庄村,日照市东港区南湖镇大王家庄子村、战家村和万家坪村等村庄,以调研各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探寻发展集体经济,探索农村获得感提升路径为主要方向展开调研。
发挥党建引领,夯实集体经济助力民生的人才基础。
积极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探索人才培养,将一批懂经营、善管理、发展集体经济意识强的党员、大学生等人才选入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实践队员在与村村干部交谈的过程中,各个村的不少村干部都表示出对人才的赞扬和重视,日照市东港区南湖镇大王家庄子村的村书记感慨道“返乡的大学生真的不怕苦不怕累,帮村民干实事啊!”各个村“两委”班子中均有几名党员,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人才储备充足。村民们也纷纷表示村里通过组织实地考察,现场学习等方式展开了多次培训,自己的种植技术和致富信心都大大提升。
发展特色产业,延长生产链带动农民就业。
在注重共性的同时,探寻个性,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法宝,在各村发展中充分体现。实践队员在村民采访时发现有不少村充分发挥本地土壤、气候优势,流转村内土地发展种植产业,建成厂房,流水生产线,通过持续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实现规范化管理,产品品质得到保障,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带动附近村民就业,就成为提升农民获得感的重要路径。1月16日实践队员在前往陈疃镇村委会的路上遇到的村民向他们介绍到“我们附近的村民,从3月份开始到蓝莓基地务工,一直到7月采摘完露天蓝莓,多了工作机会,多挣点家庭也富裕了不少。” 蓝莓产业的发展给陈疃镇及周边乡镇的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每年的采摘季可带动1万余名农民在家门口就业此外陈疃镇还建设了“莓香河畔”扶贫基地、东港区蓝莓产业园、智能温室大棚等项目,200多座冬暖式温室大棚拔地而起。当地农民在获得土地流转收入的同时,还可进园务工并享受项目收益分红,带动农民增收5000余万元。实现了村集体和村民双致富。
强化宣传教育,农民对集体经济认同感增强。
在与村民交谈和实地考察中,实践队员发现不少村利用村级广播、微信群、宣传栏、入户讲解等方式,宣传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政策与优势,让村民在耳濡目染中了解,从而提高村民思想认识;通过典型案例的宣传讲解,对比村庄发展差距,改变村民认识观念,增强村民的集体观念、集体责任感和集体经济认同感,转化成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强大合力。
青年调研探路径,乡村振兴开新篇。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微言小队的实践队员以实践出真知,以调研探真理。他们深入农村基层,通过调查问卷,村民访谈,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在个性中寻找共性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升农民获得感路径,以个人努力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