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文化扩深后劲,期教师文化发展。为深入群众了解曲阜市民众对于教师文化的了解程度,2024年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社会实践队伍“躬耕教坛铸师魂,强师筑基赋新能”实践队成员进行了线下实践调研,多层次、全面化了解曲阜市群众对于我国教师文化发展现状的认识及看法。
2024年1月10日至20日,团队成员聂泽楷走访孔子故里-曲阜市。在严格遵守当地政策的情况下,聂泽楷随机选择了几位路人为访谈对象,了解教师文化的发展状况和以孔子为代表的教师文化对当地居民的影响,探求当地教师文化发展的困境及针对策略。
实践队员们多方调查后,最终选择曲阜市三孔旅游景区和孔子博物馆作为实践地点。作为本次实践活动的中心地带,曲阜市三孔旅游景区人流量较大,来往人员基本覆盖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等各个年龄段,对于开展实践调研具有较大优势。实践队员依据之前团队线上问卷调研结果及自身对家乡的了解制定采访稿件,在曲阜市三孔旅游景区附近分发问卷,通过基础的问卷调查以及问题访谈,了解当地民生民情。
实践队员们首先选择了青少年群体进行采访,实践队员考虑到这一群体可能存在学识等限制问题,将原本的问卷按照采访问题的形式加入采访稿并记录答案。在采访结束后,大多数采访对象进一步询问了实践队员们相关的问题。在队员们耐心回答后,他们也进一步认识到青少年这一群体对于教师感知和教师文化有较为特殊的情感,对于深入了解这一文化有较大的需求。但曲阜当地对教师文化的挖掘和扩展却是相对缺乏的。认识到这一问题后,实践队员继续深入了解,认真询问各采访对象对于教师文化的认知和想法,并记录下来,以备后续与团队成员们探讨相关事宜和解决措施。随后,实践队员们以推动教师文化故事的传承及当地更好地进行教师文化传承的建议为出发点,针对各个人群进行仔细咨询了解,探究当地教师文化发展之道。
为进一步调研曲阜市人民对于扩宽教师文化内涵的需求,实践队员们以曲阜市孔子博物馆作为突破点,感知当代社会对于教师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阐释。进入孔子博物馆后,实践队员们发觉孔子博物馆内还设置了许多互动体验装置和社教课程,走近方知这是为加强游客兴趣而设置的隐藏教育装置,例如“夫子问答”、“稷下学宫”等趣味互动设施深受青少年观众的喜爱。队员们认真观看并记录了相关事件,进一步采访当地的中年群体,了解到曲阜市部分学校会组织学生定时进行相游学研学参观,十分注重学生的文化浸润。在近距离观察图片展、体验到当时当地的氛围后,面对保存较好、带有泛黄年代印记的图片,队员们也切实感受到了家乡人民对于挖掘教师文化的热情。
最后,实践队员们兼顾文化传承全面发展方向,将调研重心放至新时代特色。在采访过程中,重点了解采访对象对于以上留存教师文化故事与城市发展方面的认识以及未来展望。实践队员在实地采访结束后,将问卷调查结果及采访记录结果进行了统计汇总,并将这一汇总结果反馈至实践团队,作为此次调研活动的总结。
根据问卷显示,约80%的答题者的答案彰显出其对于家乡未来更好地传承教师文化的期望。大部分采访对象均表示,目前家乡大部分承载教师文化的载体仍处于初步发展状态,期望家乡可以更加重视这方面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教师文化游览地点和文创产品。
通过此次实地实践调查,队员们表示通过与采访对象的交谈以及实地参观曲阜市三孔旅游景区和孔子博物馆,他们深入了解了曲阜市的教师文化发展现状,更加清楚地看到了家乡在此方面的不足之处。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队员们将会以此为激励,更加注重在日常生活对教师文化的挖掘和扩深,尽自己绵薄之力助力教师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