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1998年献血法实施以来,我国各地群众献血热情高涨,献血人数连续20年连续增长,无论严寒酷暑,献血站、献血车旁都有一个个热心的背影,但医院血库仍处于告急状态,献血量远远无法达到抢救用血的需求量。无偿献血是医院血库的主要来源,是救治生命的重要资源。为了普及献血知识,接力献血责任,延续千千万万病患生命的希望,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情系社区,笃学尚行”实践队队员们在青岛市平度市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普及献血知识,提升献血意识
实践队员通过对部分社区群众进行采访得知,仍有部分群众认为献血对身体损害极大,对个人用血没有益处,无法认识到无偿献血行动的重要性及优势。事实上,献血对于献血者本人及家属都有着极大地好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和红十字会对积极参加献血和在献血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无偿献血者临床需要用血时,免交血液的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费用;无偿献血这的配偶和直系亲属临床需要用血时,可以按照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免交或减交前款规定的费用。此外,献血还能增强献血者的社会责任感,提升献血意识。适当纠正部分群众错误的献血思想,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呼吁群众积极参与到无偿献血活动中,献血实践势在必行。
实践队员与红十字会提前联系,学习无偿献血知识,准备相应的无偿献血宣传材料,进入社区,与群众面对面密切交流,呼吁18-55周岁的健康群众积极投身到无偿献血事业中,得到了热切的回应,许多从未接触过无偿献血的热心群众表示要积极参与无偿献血,为社会和国家贡献一份绵薄之力。凤台街道居民李女士在采访中表示:“之前从来没有了解过无偿献血活动,通过宣传,知道了献血有关的身体健康需要以及献血的地点,献血对自己和家人都有好处。”
服务献血群众,学习献血知识
实践队员来到社区献血站,青岛市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大队平度中队队长纪明伟爷爷热情接待了实践队员们,并详细的介绍了献血的相关流程,包括献血前的体检,献血过程,献血后无不良反应,献血者方能离开。献血地点有固定献血站和流动献血车两大类,流动献血车会在各大高校、公司、机关单位等地开展无偿献血志愿活动,志愿者的主要任务是为献血者准备好水,配合医生完成包扎,登记献血者信息,为献血者分发纪念品等,在休息空隙,献血站的医护人员还会为实践队员们普及献血知识,如献血前一周禁止服药的禁忌、献血后多食用肉蛋奶等食品能快速恢复、献血后6个月才能再次献血等。
许多无偿献血者顶着寒风仍坚持年复一年的献血,即使已经达到了1500毫升的献血量,取得了终生免费用血的资格,但他们并不以此为终点,他们以血液纽带使自己与病患相连,真正的做到了“献血是生命的礼赞”这句话。实践队员从数个无偿献血者身上感受到浓浓的热情。
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代,仍有许多无法被代替的事物,血液作为重要的医疗资源,本身是冰冷的,但其中蕴含着献血者滚烫的热情。“血液是生命的源泉,是生命延续的不竭动力”,无偿献血是给急需者最温暖的礼物,是点燃他人生命的希望所在,无偿献血人次和采集量的稳步增长从源头保障了血液的安全供应。献血者们捐献血液,分享延续生命的长度,令人敬佩。实践队员们通过宣传与志愿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宣传、普及无偿献血知识,希望更多的群众能够加入到无偿献血行列里来,让爱温暖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