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的内在要求。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龙廷镇的掌平洼村以绿色农业、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为主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模式而焕然一新,是绿色村居建设的重要借鉴对象。基于此,曲阜师范大学“环碳溯源”实践队来到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龙廷镇掌平洼村进行实地调研,围绕“探寻绿色村居多元化建设路径”的实践主题,了解掌平洼村的发展现状、特色产业及未来规划等问题。
一口水井,育一方人
1月18日上午,“环碳溯源”实践队队员们走进掌平洼村,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口闻名的——蟠龙古井。这口井对于掌平洼人来说,既是“生命井”,也是“幸福井”。队员们在与当地村民的交谈中了解到,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掌平洼村受地理位置影响,常年缺水,十分干燥,经过几十年掌平洼人一代又一代的努力挖掘,终于开掘一口水井。至2014年,村里开发乡村旅游,经专业人士规划改造,一条水龙自井底盘旋而出,蟠龙古井由此闻名。“这口古井真是一口‘幸福井’啊,让我们的生活幸福起来了!”村民王阿姨笑着说道。至今日,蟠龙古井虽历经十年才挖掘成功,但这口水井不仅解决村里多年来缺水困难的问题,还是孕育掌平洼人“战天斗地、勠力同心、百折不挠、久久为功”的精神象征,为掌平洼村的绿色发展提供宝贵的物质条件。
一片杏梅,撬一处经济
“梅子金黄杏子肥”,花立枝头、争相开放、层层叠叠,掌平洼杏梅依靠其得天独厚的资源,成为掌平洼村经济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通过对掌平洼杏梅合作社社员的采访以及对杏梅地的探访,实践队员了解到掌平洼杏梅拥有相对成熟的产业链。掌平洼杏梅合作社于2004年成立,开展与杏梅种植有关技术的培训、技术交流和技术咨询服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合作社带动着周边村发展杏梅2000多亩,形成独具特色的杏梅产业,为掌平洼村的环境建设奠定基础。此外,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也十分重视掌平洼杏梅的发展,由山东省乡村旅游协会、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以花为媒 以节会友” 新泰·龙廷赏花季掌平洼杏梅花节于2023年3月18日顺利举办,吸引着2万余人前来观赏,带动消费20余万元,激发掌平洼村的经济活力。当前,区域总面积达3000亩的掌平洼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杏梅专业村,合作社社员们饱足热情,充满干劲,争再奋进。
“贫困村”摇身一变“致富村”,离不开家风的熏陶。忆往昔,代代相传质朴风气,家家户户挑井毫无怨言;现如今,为响应号召,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家家户户争在村举办的“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好家风家训”的评选活动中脱颖而出,力争上游,弘扬其家庭美德。掌平洼村一个信念历久弥新,一种精神代代相传。从实践队队员的走访中可知,掌平洼村深刻落实着红色教育、乡村文化振兴、乡风文明建设,不仅充分挖掘红色资源,以“礼圣故里、红色龙廷”为主题,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还通过送戏下乡、电影放映、“村晚”系列活动,打通文化惠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提升掌平洼村村民的满意度,为掌平洼村的绿色发展提供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掌平洼村愈来愈幸福,人民生活安康。
当前,掌平洼村依托“老屋”“老井”等特色资源、杏梅柿子等特色产业、民宿民俗街等特色风情,建成集赏花采摘、高端民宿、休闲度假、红色教育、民俗游乐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区,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实践队队员们充分领悟着掌平洼村乡村特色发展之道,感悟着乡村振兴给村民带来的民生福祉,同时也磨练实践队员的意志,亲身实地地感受掌平洼村的新面貌与新发展,届时,实践队员们也期待着掌平洼村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