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素养是指个体理解和应用健康信息与服务,以维持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在我国农村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多方面因素,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普遍较低,这不仅影响了个体的健康状况,也对农村的公共卫生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因此,对农村健康素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响应国家对于提升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的号召,2024年1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研康益农实践队深入居民社区进行实地考察,前往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丁家楼子村开展相关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际行动,提高当地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医疗信息获取能力。
与村书记交流:村情观察与探讨
1月10日下午,在村书记的热情接待下,队员们首先与村书记进行了初步交谈,了解到丁家楼子村依山傍水,日常所食用的食品侧重点也较为独特。当地人偏爱食用“山货”,如木耳,主食以粗粮为主。在对丁家楼子村情况有了大体了解之后,队员们开始通过走访调查来对村中情况获得进一步的了解,内容包括居民的基本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和健康技能等方面。同时,实践队员对部分居民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了解他们对健康问题的认和态度。
探访村民心声:共议健康素养之重
在实地走访中,队员们进行了分组,选择了丁家楼子村的多个居住区域进行走访。在每个区域,队员们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居民进行访谈。访谈过程中,队员们采用开放式问题,鼓励居民自由表达对健康素养问题的看法和感受。同时,队员们注意观察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设施,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在访谈结束后,队员们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分类归纳,提取出其中的关键信息。同时,队员们将数据与访谈内容进行比对,以验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通过表格、图表等方式展示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以得出结论和建议。
开展相关活动:积极促民生健康
结合村中居民现状,队员们在村中开展了一系列相关活动。队员们制作了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健康知识宣传册,内容包括常见疾病的预防、营养饮食建议等。在村庄的公共场所设立宣传点,向村民发放宣传册,并进行现场讲解。健康知识宣传效果显著,宣传册的发放和现场讲解使村民对健康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他们的预防保健意识。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队员对村民们进行了体育健身指导,并组织体育健身活动,引导村民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并提供科学健身指导,帮助村民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村民在体育健身活动中体验到了运动的乐趣,科学健身指导帮助他们掌握了正确的锻炼方法。
进行总结反思:明确未来瞄方向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宣传册内容需进一步丰富:为了满足不同年龄段村民的需求,宣传册的内容应更加多样化,涵盖更广泛的健康主题;活动形式需创新:为了吸引更多村民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应结合当地文化和习俗,设计更具创意和吸引力的活动形式;持续跟进与反馈机制需完善:建立有效的持续跟进与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村民的需求变化和活动效果,以便调整和完善后续活动计划。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增加医疗资源、强化宣传力度、培训专业人员以及建立监测机制等多方面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这将有助于改善农村地区的卫生状况,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深入探讨农村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和提升策略,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更有力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