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诈宣传,功在千秋,重在行动”。近年来,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电信网络诈骗花样、手段不断更新,令人防不胜防。防诈宣传作为反诈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在今天的社会显得愈发必要。为进一步提高老年居民防诈意识,增强防诈能力,曲阜师范大学“行路致远,践行真知”社区实践队于2024年1月18日前往山东省泰安市九顶社区开展调研并进行防诈宣传,为织密防诈网络,筑牢防诈堤坝,保护人民财产贡献青春力量。
老年接触互联网,防诈意识待增强
老人不安则家庭不安、家庭不安则社会不安。由于老年人获得信息的渠道较为单一,对各种骗术了解不多,老年人尤易成为诈骗受害者。来到社区居委会,实践队员询问了社区工作人员该社区的人口结构、诈骗经历等基本情况。在交流中实践队员得知,九顶社区主要是由留守老年人构成,多数老年人只能使用手机进行简单的收发消息与付款,而子女平时多通过手机与他们联系并进行转账。近年来,由于网络诈骗兴起,网络诈骗花样繁多,行骗手法日新月异,社区中有不少老人未能及时适应变化而遭受诈骗坑害。防诈普及迫在眉睫。帮助老年人防诈不仅关系到老年人身体健康、家庭和谐,更关系到国泰民安与社会长治久安。
反诈宣传进家门,案例分析效果真
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实践队员制作有关诈骗手法及应对措施的宣传资料,并设置互动问答、情景模拟等环节,以切实了解中老年居民的防诈骗意识水平。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来到有过被诈骗经历的居民家中了解情况,积极宣传实践队员制作的防诈资料,科普新型诈骗方式,并提出应对诈骗的可行方法。在与居民的交流中实践队员发现,九顶社区有多例诈骗分子伪装成社区熟人,通过微信消息,利用居民之间的信任,骗取了其他居民钱财的案例,最终由于老人防诈骗意识不足,未及时报警处理,导致钱财“不翼而飞”,蒙受财产损失。在了解完情况后,实践队员在居民自身经历的基础上结合其他新型诈骗方式的案例进行剖析,情景重现式地演示,引导居民找出遇到诈骗时应采取的态度和方法。实践队员也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对受骗居民进行了心理疏导,帮助受骗居民正视已经发生的诈骗,摆脱消极情绪。
防诈方法对症下,身临其境感受深
了解完社区中穷凶极恶的诈骗事件后,实践队员们决定去往实践站——老人平时聚集的地方展开进一步的宣传。为了测试老人们防诈骗能力的水平,实践队员们进行了互动问答采访。结果证明大部分老人有一定的防诈骗意识,但他们在面对紧急情况尤其是与自己子女相关的情景时,很轻易就落入诈骗分子的陷阱。鉴于此,队员便借助情景演示来帮助老年人识破常见的诈骗手段。老人们热情地参与其中,并向队员们咨询增强防诈骗意识的方法。队员们随后结合老人实际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尤其对不轻信紧急情况这一点做了深入分析与介绍。并鼓励老人积极与子女联系,了解子女真实工作生活情况。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在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山水之间,都有一群步履蹒跚的老人,他们曾经用辛勤的劳动和无私的奉献,为我们铺就了今天的幸福之路。本次实践活动中,实践队员走进社区为老年人开展防诈宣传,借助材料宣讲、案例分析与情景活动助力提高老年居民防诈意识与能力,为保护老年人的“钱袋子”、筑牢防诈堤坝,促进社区治理贡献曲园智慧。帮老年人远离诈骗陷阱、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完善养老服务,无数新时代青年正行进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