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阜师范大学悠悠古韵慧赓香实践队在寒假伊始走进日照丰勤生态茶园、东篱手工非遗工坊、日照市博物馆。走进看似静而不语的历史,感受日照的悠悠古韵的流淌、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一览生态茶园,颇感茶叶传承
实践队伍队长与日照丰勤茶园的陈老师约好去茶园调研后,陈老师在实践当天亲自开车来接实践队伍的一行七人。在路程中陈老师就与实践队员交谈起茶园的大致情况,介绍着周边富有文化底蕴的地方。陈老师首先带着实践队伍走进生态茶园,从茶园两侧的树木说起,有梨树、栗子树、木瓜树、樱桃树等。种植茶叶的旁侧还有草莓。最大程度地实现了茶园土地地有效利用。同时陈老师还介绍了茶园自配比发酵的肥料,通过施肥,也不断地改造了土壤的质地,富含微量元素的土壤促进了茶叶的良好生长,提高了茶叶的品质。陈老师还提到相比于南方,北方昼夜温差大,生长期长。这让茶叶有了更好的品质。随后实践队伍随着陈老师进入了茶叶制作间,里面摆放着制作茶叶的机器,因为冬天闲置,制作间里还保存着茶园自己种植的白菜、萝卜等蔬菜。随后在与实践队员的交流中,陈老师讲述了制作茶叶的六道工序与独家工艺传承。
最后,陈老师带领实践队员来到了品茶室,拿出夏天自己炒制的茶叶沏泡,供实践队员们品尝。茶园阿姨还给实践队员们拿来了切好的茶园萝卜。在喝茶中也不断与陈老师交谈,逐渐明晰了陈老师自己做生态茶园,展现出来的茶叶真品质与自己制好茶的一片赤子之心。陈老师还向实践队员讲到想引导日照绿茶走品质好路而不是深陷价格战。
走进东篱非遗工坊,体验非遗文化发展
来到东篱非遗工坊之后,工坊的老师首先带我们整体性的介绍了工坊整体布局与开设的不同非遗文化体验场域。实践队伍队员体验了掐丝珐琅和盘扣的制作。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包括画图、掐丝、上色、封层等。实践队员们在一步步耐心的制作中,感受到了文化带来的魅力,不仅仅是静静不语的文字,更是能够在手上制作呈现的,用身体切身体验的文化。掐丝珐琅“福”字的制作与盘扣的设计,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也离不开工坊对各种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性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与实践队伍来体验、来传承。传播非遗的路途也在越来越多人的携手前进中愈发广阔。
馆藏宝物,再抚历史
日照市博物馆是一座地区综合性博物馆,成立于1986年,2021年1月搬迁至新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是展示日照地域历史文化、人文艺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阵地。日照市博物馆在外观设计上注重地方特色,以太阳文化为出发点,中庭设计以蛋壳陶杯为原型,体现了日照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
在实践队员依次走进各个专题,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愈发体会到了努力让文物“活”起来的感觉,日照市博物馆在讲好日照历史故事。实践队员们也仿佛走进了那段历史。陈列的黑陶、名人的塑像、船的制作。在双腿行进的过程中,用眼睛看到的,用手抚摸的,用耳朵听见的:都是日照历史传来的悠悠低鸣与引吭高歌。其中日照黑陶被誉为“华夏艺术之魂”,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日照的黑陶精湛的手艺也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展现了日照的文化魅力。
在实践队伍调研的过程中,也不断感受到了日照文化在新时代迸发出的生机。习近平曾强调,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实践队伍在一路走来中,体悟了日照文化闪光点,也致力于让这些闪光点愈发明亮,以烛火之光汇聚照明日照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