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新春,体验传统民俗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2024年1月25日,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拓思想,奋青春”社会实践队前往临沂市罗庄区琅琊书房进行以“品味民俗,喜迎新春”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
走进琅琊书房后,实践队员们换上了志愿者服,迅速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分工,然后开始进行活动前的准备工作。队员们在合作张贴上新年活动横幅,布置好民俗主题打卡拍照场景,摆放齐撰写春联所需的笔墨后,引导前来参加此次活动的居民们前往指定位置坐好。随后,“品味民俗,喜迎新春”活动正式开始。此次活动主要包括春联撰写体验和非遗面塑制作体验。
在春联撰写活动现场,有请来的书法家为居民们演示撰写“福”字,他们挥洒笔墨,转眼间苍劲有力的的笔锋落在纸上,浓浓的年味也出现在一幅幅对联上。紧接着,居民们也拿起毛笔,饱蘸墨水,将对家人的祝福和对新春的期待书写在纸上。实践队队员负责分发给居民们书写所用红纸,及时向砚台中添加墨汁,并帮助居民们将写好的一幅幅对联转移到空旷处晾晒,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在进行志愿服务的同时,实践队队员也拿起毛笔,将毛笔在砚台中清蘸,随后按照书法家的示范,在红纸上小心落笔,用心体会一笔一划中的起承转合,体会书法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实践队队员表示,在书写对联时,内心都变平静了,在一笔一划间享受到了艺术的美感。
此次民俗活动还邀请到了著名的非遗面塑老师。老师教孩子们用面团捏造龙,让孩子们能够在动手实践中领略非遗面塑的独特魅力,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实践队队员们提前布置好场地和桌椅,辅助面塑老师做好准备工作。在家长与孩子们到达后,实践队队员站在门口接待,引领各位家长和孩子落座。
面塑制作教学开始后,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非遗面塑的悠久历史和其具有的历史文化意义,接着介绍了“龙”的形象的组成,以及制作面塑需要用到的工具,随后一步步教孩子们分别制作龙尾、龙身和龙头部分。老师语言浅显易懂,诙谐幽默,很快和孩子们打成一片,现场一片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实践队队员也各司其职,在了解非遗面塑文化、学习非遗面塑制作过程的同时也帮助老师维持好活动现场的纪律,并负责好现场的拍照工作。
非遗面塑制作体验活动结束后,实践队队员引导孩子们集合,并举起自己亲手制作的面塑龙一起进行合照留念。
在琅琊书房内还有专门布置的年味民俗主题打卡场景,并有提供的汉服等道具,可供此次活动的参加者拍照打卡。实践队队员热心帮助居民们合照留念,共同留存此次活动的美好记忆。
此次民俗主题活动全部结束后,实践队队员引导居民有序离场,并留下来收拾活动场地。实践队队员将剩余的对联、红纸整理好,将毛笔、砚台等书写用具放回原位置,并将桌椅板凳摆放整齐,之后对活动场地进行清扫。活动结束后,活动组织者也送给了实践队员们几幅书法家所写的“福”字,既能作为此次志愿活动的纪念,也是对新的一年的美好寓意。
此次“品味民俗,喜迎新春”志愿服务活动,旨在增强实践队队员的实践能力,体验中华传统民俗活动,体会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队队员表示,此次志愿服务活动发挥了其奉献、进步、互助的精神,让他们感受到服务社会带来的价值和快乐,也激励他们在新的一年继续努力奋斗,用奉献的精神继续帮助他人,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