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记忆,薪火相传,革命传统,永不褪色。百年历史不能遗忘,中国人民的信仰也不能遗忘!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砥砺前行,锤炼出了鲜明的政治品格,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对党的百年历史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明确指引。中央军委印发《传承红色基因实施纲要》指出,大力传承红色基因,是新时代政治建军的战略任务和基础工程扎信仰之根,以史鉴今育人,用好红色资源,强化实践砥砺。为响应此号召,2024年2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情暖人心,爱满人间”社会实践队来到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寻访烈士遗属,聆听革命故事,传承红色精神。
寻访烈士家庭,表达热切关怀
山东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作为近代以来遭受日本侵略最早最深的地区之一,也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省为主体的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800万齐鲁儿女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以巨大的牺牲,取得歼敌60余万、解放山东92%国土的伟大胜利,在全国抗战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山东省的许多人民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此地位上,山东省对于革命老兵以及烈士遗属极其重视,最早开展“红色记忆”抢救工程,出台相应政策保障革命老兵以及烈士遗属的生活,采取多种手段传承红色基因。
经过查找,实践队员来到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寻访了一名曾参加威海战役的革命烈士遗属,抗战期间曾担任副区长,他在威海战役中表现英勇,与其他军民顽强抵抗,在此之后南下四川,被特务暗杀,光荣牺牲,被评为革命烈士。
现在,实践队员来拜访烈士遗属,表达自己对革命先烈的尊敬以及对遗属的热切关怀,为遗属带来温暖与帮助。
听革命故事,扬红色精神
烈士遗属拿出烈士的照片与实践队员们分享他的故事,通过交谈,实践队员详细了解了烈士的身前经历,听到了当年革命先烈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而做出的伟大贡献,知道了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革命烈士的殊死拼搏。作为一个生在和平时代的实践队员,听烈士遗属绘声绘色地描述当时条件的艰难,枪林弹雨的生存环境,对于红色革命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于我们要传承革命精神有了更强烈的愿望,对于勿忘历史,勿忘国耻的要求有了更好的理解。
通过活动,实践队员们的思想和灵魂得到了深刻洗礼,纷纷表示要学习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和爱国情怀,继承和发扬红色革命精神的光荣传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利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出贡献。
关爱烈士遗属,用心传输温暖
为了响应党中央加强对烈士遗属家庭人文关怀,传承红色基因的号召,实践队员积极将政策落到实处,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烈士遗属传输温暖,表达社会以及新时代青年对于革命烈士的态度,为烈士遗属提供帮助。
一部分实践队员帮助遗属进行家庭清洁,为遗属营造一个卫生美丽的生活环境,对于一些堆满旧物的角落,老年人不方便清理,实践队员用自己的力量,将每一处角落打扫干净,消除老房子的安全隐患,方便遗属的生活。另一部分实践队员则从事收集记录工作,通过询问了解并记录下遗属的生活需求,做成报告上交给社区相关负责部门,为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建言献策。并且将遗属所讲述的烈士故事记录下来,将烈士照片进行存档保存,通过互联网进行宣传,让更多人了解革命烈士的故事,感受革命精神的伟大。
经过此次活动,实践队员感受到了战争年代的峥嵘岁月,增强了爱国情怀以及对于积极抗争的广大中国军民、革命历史的敬仰。激励实践队员树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更好地传承志愿服务精神、红色革命精神,更好地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