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中国城乡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老人在社区融入过程中问题的逐步凸显,随迁老人这一特殊群体出现并不断扩大。
面对随迁老人融入社区的种种难题,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夕阳政暖”实践队深入日照市东港区凤凰社区进行实践调研,通过实地调研和坐谈走访等多种形式,探寻随迁老人融入社区的问题源头,总结改善“供需”脱节难题、促进老人社区融入的相关对策和实施方案,增强老人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对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从而助力构建和谐有序的社区关系。
社区调研在行动,寻访老人收获新
实践队伍在凤凰社区调研中,采访了在小广场上散步的张大爷,在询问其在小区的生活状况时,他这样回答:“我每天都吃完饭在小区走几圈,但是这里不如以前在村里自在,村里有许多认识的伙计可以串门,但这里没有熟人,只能一人走走。”通过更深入的了解,实践队员得知张大爷才刚刚跟随自己的儿女来社区生活,由于社区中熟人很少,他觉得社区生活远不如乡村生活自在快乐,对社区的认同感较低。
之后,队伍成员又随机采访了社区里的许多老人,对随迁老人的生活问题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并根据采访记录对随迁老人融入社区难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的总结。首先,随迁老人缺乏子女的精神照料。跟随子女在社区生活的随迁老人大多在精神生活上存在问题,子女忙于工作,仅在吃住等方面为老人提供了丰富的物质生活,却没有关注到老人寂寞孤独的精神生活现状。其次,社区生活封闭,老人沟通交流难上加难。相较于乡村生活,社区生活明显更为封闭。由于工作繁忙,社区的人们在空闲时间大多足不出户或到商场娱乐。在社区生活中,老人很难找到熟人进行交流沟通,老人的交际圈子难以扩大。此外,社区娱乐活动缺乏,老人生活单调乏味。社区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对老年人参与社区娱乐活动的关注度不足,导致老人不了解社区娱乐活动或不愿意参加社区娱乐活动。
各方供给跟需求,SCU模式强助力
根据实践调研所发现的种种问题,队伍成员又先后采访了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志愿服务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询问和了解了其在满足随迁老人生活需求的治理措施,并据此总结了SCU“社会——社区——高校”双层互联模式,为解决随迁老人社区融入问题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社区和居委会作为主力,应牵头助力随迁老人融入社区生活:物业部门应主动检修社区设施,排除安全隐患;居委会应明确部门责任,及时为老年人排解困难,做好老人们生活的后勤保障工作。社会爱心力量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应携手助力随迁老人融入社区生活:社区需招揽高素质社会志愿者,发挥正向作用;社区志愿者要定时前往社区老人家中拜访,与老年人交流要保持充分联系。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同样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应统筹助力随迁老人融入社区生活:高校志愿服务组织要定期组织开展相应的志愿活动,通过定期集中走访和需求帮扶相结合的方式无缝打造老人需求的贴心服务。通过集中走访与老人谈心,告知老人们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联系方式,让老人有需求可及时打电话联系。
在本次实践调研中,部分随迁老人长期缺乏子女的物质和精神照料、和子女沟通存在较大障碍、对封闭的社区生活不能适应以及对智能电子设备使用较为生疏等问题突出并引起我们的广泛关注,实践队伍深刻感受到了随迁老人的实际需求和现实需要,并据此提出相关治理方案和措施,以SCU双层互联模式为解决随迁老人社区融入问题、助力构建和谐社区关系贡献一份力量,同时,这些问题也促使我们进一步展开对随迁老人社区融入问题的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