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康乐“童”行实践队为更好地关注特殊群体的身心健康,积极投身于康养事业,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不仅满足了老年群体的精神需求,也增强了队员的社会责任感。
精心筹备,共筑爱心基石
2024年6月27日,一支充满热情与爱心的实践队正为前往敬老院开展关爱活动而紧张筹备着,实践队召开了第一次部署会议,标志着这场爱心之旅的正式启航。
会议室内,队长首先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背景和意义,强调了关爱老年人、传递温暖的重要性。随后,大家纷纷踊跃发言,提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方案。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队员们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成立七个工作小组,分别是投稿组、新闻组、中青组、实践报告组、视频组、公众号、后备调动组,各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协调配合。
在会议的最后,队员们共同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流程和应急预案,为活动的成功举办做好了充分的前提准备。
知识传递,跨越语言鸿沟
为了丰富敬老院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实践队员们别出心裁地录制了一系列通俗易懂的英语课程。
这些课程内容聚焦于简单实用的英语口语,从日常问候到生活用语,再到表达情感的常用语句,每一个知识点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编排。队员们用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讲解,配合有趣的动画和实例,让原本枯燥的英语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录制过程中,队员们反复演练,力求发音清晰、表达准确、讲解透彻。他们希望通过这些线上课程,能够帮助老人们打开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户,增添生活的乐趣。
当这些英语课程被上传至网络平台,供老人们线上观看时,队员们期待着老人们能够从中受益,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知识的力量。
携手走进敬老院,共筑爱心桥梁
2024年7月12日,实践队员到达石臼街道敬老院,实践队队长结合成员特长进行分工,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教授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且老年群体难以接触的课程。实践队员在与敬老院老人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到,他们大多是由于子女工作忙碌,缺少时间照顾而选择了进入康养院。实践队员为石臼街道敬老院的老人们准备了摄影、八段锦、微信支付、手机App使用、编织中国结等课程。
在实践过程中,实践队员注意到大多数老年人都拥有自己的手机,但手机的作用仅限于接听孩子的电话,并没有其他的娱乐用途。实践队员着重介绍了微信的使用,他们通过讲解如何搜索添加联系人、如何与子女进行视频通话、朋友圈点赞等简单容易操作的内容,让老年群体拥有更多消遣时间的选择,同时也加强了老年群体与周围人群的互动交流,摆脱被社会孤立的孤独感。实践队员向老人们展示了简单易学的八段锦动作,并叮嘱老人可以在空余时间通过练习来提高身体素质。实践队员在教授中国结制作的过程中,提前将自己制作好的中国结分发到每一个老人手中,这体现了实践队员对老人们平安顺遂,团结喜乐的美好祝愿。
在实践的最后,老人们与实践队员畅聊,叮嘱队员们好好学习成为栋梁之材,这是两代人之间的促膝长谈,实践队员明白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最开心的事莫过于看着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为有用之人。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实践队员意识到康养事业的意义。陪伴老人,与他们交流、为他们的生活带去欢乐,对于实践队员来说是心灵的洗礼和成长的契机,实践队员也将继续奔跑奋斗在康养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