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传统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机,而日照黑陶,这一承载着数千年历史沉淀的古老艺术,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其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价值与潜力,曲阜师范大学“陶器归”实践团于7月28日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开展本次社会实践。
博物馆探秘,聆听黑陶古韵
步入日照市博物馆,一股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在博物馆的“黑陶艺术展厅”,一件件精美的黑陶作品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实践团成员们跟随讲解员的步伐,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了那个黑陶盛行的年代。讲解员用生动的语言,详细介绍了黑陶的起源、发展历程、制作工艺及艺术特色,让实践团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黑陶文化的博大精深。特别是当讲到黑陶制作中“渗碳技术”的奥秘时,大家无不惊叹于古人的智慧与匠心。
工坊体验,亲手触摸非遗之魂
发扬非遗文化,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与传承,更是对未来文化多样性的守护与期许。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为本次“陶器归”实践团活动的核心理念,引领着实践团成员们深入探索非遗文化的精髓。
离开底蕴深厚的博物馆,实践团的脚步踏上了通往黑陶工坊的旅程。在那里,古朴的工坊气息与现代人的热情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面。换上特制的围裙,戴上防护手套,实践团成员们仿佛化身为古代的陶匠,开始了与泥土的亲密对话。从精心挑选的土壤开始,和泥的细腻、拉坯的张力、修坯的精准,直至那最后的烧制,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虽然初次尝试,手中的作品或许略显稚嫩,但那份从指尖流淌出的创造力与成就感,却如同春日暖阳,温暖而明媚。
这次体验,不仅是一次技艺的学习之旅,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它让实践团成员们深刻体会到非遗技艺背后的精湛与不易,更激发了成员们内心深处对保护和传承这份宝贵文化遗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只有让更多人了解、欣赏并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保护中来,才能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沟通心灵与文化的桥梁。
以黑陶为媒,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曲阜师范大学“陶器归”实践团将以本次实践活动为契机,来到日照市乡村进行实地调研,同时在线上线下发布收集调查问卷,进一步深入研究大众视角日照黑陶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探索其与现代社会的融合之道。同时,实践团成员们也将积极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共同推动黑陶产业的创新发展。成员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日照黑陶将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引领着更多乡村走向繁荣与复兴。
通过此次实地调研,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文化自信,还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发展黑陶产业,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还能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这份来自远古的艺术瑰宝。
非遗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回顾这次日照黑陶之旅,曲阜师范大学“陶器归”实践团不仅收获了知识与技能,更收获了责任与担当。实践团成员们深刻认识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乡村振兴,是每一位青年学子的时代使命。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于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事业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深刻内涵,让非遗之光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