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是促进社会交流、增强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7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青”力而为,育梦成光实践团走进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杏坛社区面向30余名儿童开展推普活动。实践队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运用语言学的相关知识,以“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为主题,结合幽默生动的视频和例子进行讲授,帮助孩子们养成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激发孩子们对普通话、对语言文化的热爱与尊重。
情境创设,教学互动
教学有法,关键得法。活动伊始,实践队员首先以联合国的六种官方语言为切入点,借助提问法、讨论法,让孩子们意识到世界上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语言。接着,实践队员巧妙地运用了巴别塔的神话传说来创设情境,不仅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引发了他们对语言交流的重要性的思考。
在互动环节,实践队员通过循序渐进的提问,引导孩子们思考语言的作用、汉字产生的原因等深层次问题,不仅让孩子们理解了语言文字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也为普通话的进一步推广奠定了基础。孩子们极高的参与度和极强的思考能力,充分展现了他们对语言学习和文化传承的热爱!
美育启迪,衔接过渡
也许只有体会到语言的魅力,才会发自内心地尊重语言、欣赏语言、热爱语言!因此,实践队员将文学经典与语言知识相结合,向孩子们分享了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经典台词“玫瑰不叫玫瑰,芳香依旧”。实践队员先鼓励孩子们互相讨论、积极思考这句话的涵义,在此基础上向孩子们展示了这句话所蕴含的语言学的魅力和深刻的哲学思想——即使玫瑰失去了它的名字,它的美丽和芳香依然存在。这一解释让孩子们理解了名字只是一个标签,更重要的是个体本身的性质和价值,更让孩子们体会到语言本身的浪漫以及能够带给人的启迪。
趣味教学,因材施教
在讲授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过程中,实践队员借助社区的多媒体设备,通过视频播放和故事分享的形式,生动展示了说好普通话和写好规范字的重要性。此外,实践队员运用差异化教学策略,遵循孩子们身心发展的规律,依据孩子们年龄学段和知识水平方面的差异,布置了不同难度的易错字练习,鼓励孩子们下笔书写规范字,在实践中加深对规范字形状和结构的理解,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进行改正。课后,实践队员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发现和纠正孩子们练习中存在的错误,同时通过个性化反馈和激励机制,帮助孩子们改正错别字,树立书写规范字的自信心,以提高孩子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辩证探究,全面思考
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实践队员还倡导孩子们进行辩证思考,认识普通话与方言的共存价值。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对于促进社会交流和国家统一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方言作为地方文化的载体,同样也需要得到尊重和保护。实践队员通过展示方言的艺术形式,让孩子们体验方言的独特魅力,使孩子们懂得了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应该保护并学习方言,争做保护语言文化多样性的小卫士。
普通话的推广是一项深入日常生活的行动,它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而应该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实践队员鼓励孩子们认真学习汉语拼音,写好规范字,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使用普通话,努力争做“推普小卫士”。未来,实践队员也将继续秉持初心,携手社会各界力量,为更多孩子搭建起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的平台,让普通话的声音响彻每一个角落,浸润每一颗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