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号召,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增强当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2025年1月15日下午两点,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黑陶魂堕,轻如云魄”实践队走进了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东夷黑陶博物馆,以“探寻非遗魅力,传承黑陶文化”为主题,开展了一场丰富多彩而意义深远的社会实践活动。
下午两点整,博物馆的资深讲解员带领实践队员有序参观了各个展厅。一踏入展厅,精美的黑陶制品如同一幅幅历史画卷在实践队员眼前徐徐展开,从古朴典雅的黑陶鬶到造型独特的黑陶杯,每一件器物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从新石器时代的诞生,到历史长河中的发展演变,讲解员详细地介绍了黑陶的历史渊源,让实践队员深刻认识到黑陶作为东夷文化重要载体的独特价值。在讲解制作工艺环节,实践队员更是被黑陶复杂而精湛的制作流程所震撼,从选土、制坯到烧制,每一步都凝聚着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心血。
在体验环节,实践队员迎来了期待已久的亲手制作黑陶的机会。专业工匠师傅耐心地为队员们示范了拉坯、雕刻等关键工序。实践队员围在工作台旁,全神贯注地学习,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专注,并在工匠师傅的指导下跃跃欲试地拿起陶土,尝试着在拉坯机上塑造形状。尽管一开始手忙脚乱,但在工匠们的悉心指导下,实践队员逐渐掌握了技巧,一个个初具雏形的陶坯在他们手中诞生,随后的雕刻工序更是让实践队员发挥了自己的创意。他们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融入到雕刻图案中,为古老的黑陶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深入了解公众对黑陶文化的认知程度,推动这一古老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实践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街头采访活动。此次采访旨在倾听民众声音,收集社会对黑陶文化的看法与建议,为后续的文化推广工作提供有力依据。
当日,实践队员分组前往市区的商业中心、公交站等人流量较大的场所邀请,过往行人参与有关黑陶文化的采访。问题涵盖了公众对黑陶文化的了解渠道、是否接触过黑陶制品、对黑陶文化传承的看法等多个方面。
在采访过程中,不少市民表现出了对黑陶文化的浓厚兴趣。一位退休教师回忆道:“我在博物馆见过黑陶,那精湛的工艺让人惊叹。它承载着我们的历史文化,应该让更多人知道。” 也有部分市民表示,虽然对黑陶文化有所耳闻,但了解并不深入,“我只是听说过黑陶,不太清楚具体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希望能有更多机会了解。”
据统计,参与此次街头采访的人数达到20人以上。调查结果显示,约80%的受访者表示对黑陶文化有一定了解,其中通过博物馆、网络等渠道获取信息的所占比例较大。然而,仍有20%的人对黑陶文化知之甚少。对于黑陶文化的传承,超过50%的受访者认为非常重要,并希望通过举办展览、体验活动等方式让更多人接触和了解黑陶文化。
实践队长梁丽云表示:“此次街头采访活动,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了公众对黑陶文化的态度。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开展一系列黑陶文化推广活动,如举办校园展览、走进社区宣传等,让更多人认识和喜爱黑陶文化。”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为实践队员提供了锻炼实践能力的机会,也为黑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收集了宝贵的一手资料。实践队员在对东夷黑陶文化有更深刻认识的同时,也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未来,实践队员将借助更多实践活动,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更多力量,让黑陶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