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互联网浪潮汹涌的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青少年作为文化传承的关键力量,肩负着延续古老技艺与传统的重任。2025年1月18日至24日,曲阜师范大学“遗”路领航,多彩筑学实践队结合所学开展了内容丰富的云上讲堂,为中小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之旅,让青春与古韵在云端交织,为古老技艺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云端初识,珐琅启智
活动伊始,实践队员便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其中。他们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简单介绍掐丝珐琅这项非遗文化,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用真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构建起和谐融洽的伴学关系,为后续的知识传递打下坚实基础。接着,非遗课堂正式拉开帷幕。实践队员利用线上课堂的便捷性,重点围绕掐丝珐琅文化展开教学。在课堂上,实践队员系统地讲述了掐丝珐琅装饰画的起源。从古代宫廷的奢华装饰到如今成为非遗文化的璀璨明珠,掐丝珐琅的历史在实践队员的口中娓娓道来。
为了让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掐丝珐琅的魅力,实践队员通过高清摄像头,展示提前准备好的半成品胎体。一根根金丝、铜丝精心掐出的精美图案,在屏幕中清晰可见。实践队员详细讲解了掐丝、填色等制作流程,用特制工具模拟动作,让学生们仿佛置身于制作现场,感受这一古老技艺的精细与巧思。学生们的好奇心被彻底点燃,纷纷在评论区留言,表达对掐丝珐琅文化的浓厚兴趣。
由珐至纸,剪纸传艺
下午3时,实践队员为学生准备了剪纸课程。课堂上,实践队员先展示了一系列风格各异的剪纸作品,有寓意吉祥的“连年有余”、充满童趣的“动物乐园”,还有传统的团花剪纸等。教学过程中,实践队员为学生们逐步示范剪纸步骤。考虑到线上教学的特点,实践队员还提前录制了详细的慢动作分解视频,供学生们随时回看学习。实践队员一边讲解,一边操作,学生们也纷纷拿起剪刀和彩纸跟着学。在剪纸的过程中,实践队员适时介绍剪纸在民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让同学们了解了更多有关剪纸的作用,例如春节时人们用剪纸装点门窗,营造喜庆氛围;在一些特殊场合,剪纸还承载着祝福和祈愿的寓意。通过学习剪纸,学生们不仅掌握了一项非遗技艺,更深入了解了剪纸背后的民俗文化内涵。
非遗为引,传承寄情
结合非遗,实践队员还为学生们开设了趣味历史课堂。在历史课上,实践队员以时间为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轨迹。从盘古开天辟地到现代社会的变迁,一个个历史故事在实践队员的讲述中变得生动有趣。实践队员将掐丝珐琅、剪纸等非遗文化的发展融进历史的脉络,加深了学生们对于非遗文化的了解。同时还设置了在线问答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分享自己对历史的看法和感受。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们对历史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
此次寒假线上实践活动,“遗”路领航,多彩筑学实践队通过对掐丝珐琅、剪纸等非遗技艺,以及历史文化等课外知识的讲解,成功在云端与中小学生搭建起一座传承传统文化的桥梁。实践队员克服了线上教学的诸多挑战,用全新的教学方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接下来,“遗”路领航,多彩筑学实践队将继续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传统文化的光芒照亮更多学生的心灵,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