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天下之大本。”农业作为国民经济根基,其发展路径对生态环境的走向起着关键作用。积极探索并推行农业经济循环模式,已然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业与生态和谐共生的核心要义。为全方位、深层次洞悉农业经济循环模式在现实中的运作方式与实际成效 ,2025年1月9日,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金鹏衔枝,裕农护境”实践队奔赴日照市东港区聚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剖析其独具特色的“牛-沼-菜”农业经济循环模式。同时,实践队将目光聚焦于山东省日照市涛洛镇崔家庄子村,通过与村干部、村民的深入交流,力求精准探寻该循环模式给农业农村生活带来的真切影响。
探秘养牛场运作,理清循环经济链路
实践队首站抵达日照市聚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企业直接负责人李先生与工作人员丁先生向队员们细致讲解养牛场与沼气池的运作流程。队员们经实地走访得知,养牛场内养殖着约两百头鲁西黄牛。在饲料获取方面,养牛场以低成本外租收割设备,收集周边农民的小麦、玉米秸秆作为主要饲料来源,同时还回收蔬菜园的干无花果叶、地瓜叶等作为补充饲料。
牛群产生的排泄物——牛粪,则被输送至沼气池用以生产沼气。工作人员通过观察沼气罐的起伏状态,精准判断是否需要添加粪便。对于多余牛粪,会采用除臭剂进行妥善储存。生产出的沼气,被储存于沼气罐和管道之中,应用于照明、烹饪、取暖等日常生产生活。而沼液与沼渣,经吸粪车运送至蔬菜园,成为浇灌蔬菜的优质沼肥,为蔬菜生长源源不断地提供养分。
深入蔬菜园地,破解大棚生态循环奥秘
第二站,在蔬菜园负责人李先生的带领下,实践队深入蔬菜水果大棚展开实地参观调研。交流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蔬菜大棚主要种植着西红柿、甜瓜、无花果、草莓、火龙果等多种瓜果。区别于传统蔬菜大棚,这里主要以沼液沼渣制成的沼肥以及养牛场运来的牛粪作为核心肥料。虽然从产量上看,使用沼肥的蔬菜产量略低于施用复合肥的蔬菜产量,但在品质方面却优势显著,口感更为鲜美,且绿色健康。
聆听村民心声,洞察模式现实影响
“牛-沼-菜”模式以绿色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革新为驱动,秉持新发展理念,将增产增收、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友好等多项目标紧密相连,有力推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但当下,该模式发展遭遇诸多阻碍,资金短缺、技术设备落后、政策支持不足,以及村民对新模式接受度低等问题突出。为突破困境,当务之急是强化技术推广、优化金融支持、加强市场培育、完善产业链协同。未来,需凝聚各方力量,全力推动农业农村迈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