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帮助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曲阜师范大学“梦栖山野,踏梦追风”实践队队员于1月18日至19日前往山东省东营市开展实践活动。实践队员走进陈官短穗花鼓研究推广传承保护中心,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短穗花鼓的深邃韵致,拓展陈官短穗花鼓的受众维度,促使文化认知从小众走向大众。
往昔肇兴,今时赓续
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官短穗花鼓传承人张兰青介绍,短穗花鼓历史悠久,起源于明清,在道光年间广泛流传。陈官短穗花鼓不仅仅是一种舞蹈表演,它更是当地人民生活的写照。实践队员通过采访当地村民,了解到每逢重要节日或庆典,村民们都会自发组织短穗花鼓表演,热闹非凡。通过采访当地村民,实践队员发现他们也在通过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陈官短穗花鼓,比如,在实践过程中村民们邀请实践队员在今年的除夕夜来广场观看短穗花鼓表演,这一事例便能看出村民们对提高非遗影响力的重视。
鼓舞传承,艺无止境
通过深入实践,实践队员了解到张兰青为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这一民间艺术,在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她将短穗花鼓技艺引进校园,免费给学生们传授,并在陈官镇中心小学建立“快乐敲击吧”培训基地,不定期给学生们开展短穗花鼓的普及培训。同时,广收学员,利用周末以及寒暑假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培训辅导。花鼓队队员们跟随传承人张兰青到各地演出,从而让更多的人接触、了解陈官短穗花鼓。
实践队员采访了两位年轻的短穗花鼓学习者,从她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其对短穗花鼓的热爱。当被问到为什么学习短穗花鼓时,其中一位学习者指出,在上小学的时候有幸跟随张兰青老师学过一些基础的短穗花鼓技巧,敲击花鼓的节奏感让她感觉到身心愉悦,后来在父母的大力支持下,她一直跟随张兰青学习短穗花鼓,老师讲的每一个动作她都牢记于心。另一位实践队员表示自己也是从小跟随张兰青老师学习短穗花鼓,每次登台演出她都感到十分自豪,因为自己是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此次采访,实践队员感受到了两位年轻的短穗花鼓学习者的责任担当,并下定决心向她们学习,一起传播中华文化,提升国民的文化自信。
广传鼓韵,弘扬非遗
通过调研发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官短穗花鼓传承陷入困境。年轻人受现代娱乐冲击,对其兴趣寥寥,不愿投身学习,传承队伍面临断层。同时,社会关注度与传播极为有限。宣传推广主要依赖传统线下渠道,力度小、形式旧,相关活动规模小且频次低,难以吸引大众目光,限制了其影响力的扩大。
在采访过程中,实践队员张佳怡亲身体验了短穗花鼓的学习过程。传承人张兰青耐心地告诉实践队员如何背鼓、如何拿鼓槌、如何正确地敲击鼓面以及怎样在击打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等。通过此次学习实践队员说:“看似简单的动作,实际学起来却非常不容易,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其中的精髓。通过这次体验,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非遗传承人的不易。” 实践队员留下了传承人张兰青的联系方式,希望以后能有机会能继续向老师学习,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拓展陈官短穗花鼓的传播途径,从而让更多人了解到短穗花鼓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守护非遗,点亮星光
通过此次深入的实践与调研,实践队员切身感受到了陈官短穗花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限魅力以及其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陈官短穗花鼓不仅是一种表演形式,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重要纽带。作为新时代青年,实践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了弘扬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下定决心向周围的人甚至是外国友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有关内容,从而让陈官短穗花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在以及未来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