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挖掘乡村数字化教育资源,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中教育领域的推进与完善,展现中国青年的责任担当,曲阜师范大学“数字启乡智,青教绘梦新”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1月12日前往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鲁城街道纸坊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学习桑皮纸造纸工艺,现场观摩完整的造纸流程,切实了解传统造纸工艺面临的传承困境。此次实践有效增强了实践队员的文化自信,促使其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愈发坚定。
进厂观纸艺,亲历造纸行
2025年1月12日,实践队员们满怀着对传统造纸工艺的敬意踏入纸坊村。在桑皮纸传承人郑爷爷的热情引领与帮助下,队员们有幸现场观摩完整的桑皮纸造纸流程。从精选桑皮,到浸泡、煮制,再到抄纸、压榨、焙纸,每一步皆蕴含乾坤。期间,夫妻俩更是亲自上手,耐心地指导实践队员亲身体验造纸的部分关键流程。通过亲身体验抄纸、压榨等工序,实践队员们切实感受到传统桑皮纸造纸工艺的复杂,深刻体会到其中蕴含的非凡智慧与匠心。郑爷爷在旁看着队员们的操作,感慨道:“抄纸看似简单,却要求人做到手、脑、心合一,容不得半点马虎。”这番话让实践队员们深受触动,在他们心底悄然种下文化传承的种子,这颗种子带着对传统技艺的敬畏,在队员们心中生根发芽。日后,无论何时回忆起此刻,这段经历都将成为实践队员们记忆里的珍贵财富,激励着他们在传承传统技艺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观摩造纸全程,聆听桑皮佳绩
1月12日当天,实践队员为了深入探索桑皮纸造纸这一工艺借助网络宣传拓展发展前景的可能性,针对桑皮纸的发展成就与传承路径对桑皮纸传承人郑爷爷进行了访谈。在访谈中队员们了解到,近几年,桑皮纸在济宁市取得了诸多重要成就。郑爷爷兴致勃勃地回忆道:“2018年对桑皮纸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鲁明桑皮纸凭借其悠久的历史传承、精湛的制作工艺以及独特的文化价值,成功获批‘济宁老字号’。”这不仅是对桑皮纸传统技艺的高度认可,更是其在现代社会中获得广泛关注的重要标志。郑爷爷认为,在如今数字化浪潮席卷的现代社会,网络宣传已然成为文化传承与推广的重要途径。对于桑皮纸这一传统技艺而言,借助数字教育资源与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推广,能够突破地域与时间的限制,让更多人了解桑皮纸的魅力与价值,从而为其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也与实践队探索数字教育助力纸艺传承的初衷相契合。
桑皮纸传承遇阻,盼数字教育破局
为探寻传统技艺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路径以及面临的传承困境,社会实践队队员对孔书记进行了访谈。孔书记认为,将传统技艺数字化确实契合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但是,老年人并不熟悉电子产品操作。经实践队员调研发现,桑皮纸制作不仅需要长时间的高强度劳作,且报酬微薄,工作时长与劳动收入之间的失衡,使得这份传统技艺对年轻一代的吸引力愈发微弱。而且,掌握桑皮纸制造技艺的人群年龄结构极不均衡,大多集中在50 - 60岁之间,而40岁及以下的从业者人数相对较少,出现了明显的人才断层。由于年轻力量的缺失,整个行业对于数字化知识的了解极为有限。全面了解了桑皮纸传承的现状后,队员们深知借助数字化资源进行传播,是桑皮纸技艺实现传承与发展的关键路径。然而,老一辈的传承人受限于自身知识储备与技术能力,面对数字化传播的实际操作,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望“数”兴叹。
在当今社会,桑皮纸这一传统技艺的宣传途径面临重重阻碍,借助数字化资源是桑皮纸传承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困难重重,但实践队队员们秉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用切实的行动,默默诠释着青年一代肩负的责任。实践队员积极拥抱数字化时代,摸索以数字手段助力桑皮纸教育传承的途径,力求为桑皮纸传承与乡村教育领域的数字化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