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民族强。在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连接校园与社会的重要桥梁,既是提升青年学子综合素养的生动课堂,也是高校服务基层发展的重要途径。2025年7月7日至15日,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星火航音”实践队(由7名音乐学专业与5名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学生组成)赴山东烟台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以“航向未来·音为梦想”为主题,融合双专业特色,在启蒙教育、校庆宣传与社区服务中书写青春担当。
童梦启航:艺术与科学共筑启蒙课堂
“飞机为什么能飞上天?”“音符怎么像小鸟一样唱歌?”在烟台市新胜幼儿园的活动室里,实践队员用生动互动为3-6岁儿童解开一个个疑惑。针对80余名幼儿的认知特点,团队创新设计“航空+音乐”双轨启蒙模式:将航空航天发展史拆解为“莱特兄弟的飞行日记”“中国空间站的太空旋律”等小故事,配合火箭模型、航天服图片展示,让抽象的飞行原理变得可触可感;音乐环节中,长笛演奏的《小星星》与钢琴伴奏的《虫儿飞》交织成童声合唱的背景音,队员们还设计“音阶跳格子”游戏,让孩子们在蹦跳中识别音符高低。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纷纷展示自己画的“会唱歌的火箭”,一位家长笑着说:“孩子回家后总念叨‘要像哥哥姐姐那样,让梦想跟着音乐飞’,这种启蒙太有意义了。”
校韵传声:七十载风华浸润招生宣讲
“曲阜师大70年校庆时,音乐学院的交响乐团在人民大会堂演出过!”在烟台3所教育培训机构的宣讲会上,实践队员用校史时间轴串联起学校与音乐学院的发展足迹。针对艺术生群体,团队精心准备“学科特色手册”:“艺考锦囊”解析乐理高频考点,“就业图谱”用数据呈现毕业生去向——从中小学音乐教师到航空公司乘务长,清晰的发展路径让考生们眼前一亮。
宣讲后回收的120份问卷显示,87%的受访者对“校地合作艺术实践项目”感兴趣。实践队当即建立“曲园艺考生交流群”,承诺持续推送备考资料,将校庆宣传延伸为“长效服务链”。这种“宣讲+跟进”模式,让学校70周年的办学成果与50年的院系积淀,真正走进了生源地师生心中。
社区连心:志愿服务点亮基层文化
怡海苑社区的“红歌课堂”上,65岁的张阿姨跟着钢琴伴奏哼唱《映山红》,不时向队员请教换气技巧。这是实践队为社区设计的“艺术微服务”之一,每周三次的合唱指导、乐器体验,让退休居民的生活多了旋律色彩。此外,队员们还化身社区“多面手”:整理300余份党群活动档案、协助开展反诈宣传、为独居老人登记体检需求,用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社区座谈会上,实践队收集到23条文化需求建议,其中“儿童乐器启蒙”“红色文化讲座”等已被整理成《服务清单》,计划对接学校相关院系开展后续帮扶。社区主任感慨:“这些年轻人不仅带来了歌声,更用专业和耐心,让我们看到了青春的担当。”
星火燎原:实践淬炼青春担当
9天的实践中,“星火航音”队以双专业融合的特色,让服务更具温度:航空科普添了艺术感染力,音乐服务融了科学视角;“观察-服务-反馈”的闭环模式,更让实践从“完成任务”升级为“解决问题”。未来,团队将持续深化“校地共建”:把幼儿园课程升级为“航空艺术云课堂”,将社区需求转化为“周末服务清单”,让“星火”之光持续照亮基层,让“航音”之韵久久回响在服务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