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挖掘孝善文化内涵,探究孝善文化作为社区文化的核心要素,在社区发展和教育培育中的推动作用,探寻孝善文化在社区发展中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曲阜师范大学“教化燃星火,文心筑梦乡”实践队于2025年7月5日来到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后八里沟村村史展览馆开展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通过参观学习、资料研读等方式,剖析孝善文化在社区建设、村民素养提升、教育实践中的具体路径,总结以文化引领社区发展、优化教育发展的实践经验,为其他社区发展与教育工作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旧物映沧桑,岁月诉往昔
村史展览馆的村庄旧貌展示区,陈列着锈迹斑斑的水壶、外壳磨损的老式手电筒等村民旧物,墙面照片还原了过去低矮的土坯房、泥泞的村道景象。工作人员自豪地介绍:“这些展品均由村民无偿捐赠,真实记录着过往的艰辛生活。但在艰苦岁月里,家庭内部长辈抚育晚辈、晚辈赡养老人的传统从未间断,邻里间共享农具、帮衬婚丧嫁娶等互助行为,逐渐凝聚成独特的社区文化氛围,孝善文化也在这般日常中逐渐形成并发展”。实践队员由此认识到,社区文化与孝善文化紧密交织,是从百姓日常生活实践中生长出来的精神财富,这种深厚的文化根脉并非刻意塑造的道德符号,而是历经岁月沉淀的生活智慧,正是社区发展最坚实的精神基石。
规划启新程,发展铸根基
2005年后八里沟村新的领导班子组建完成后,村党委书记宋伟带领村民积极探索发展之路,创办酱菜厂、水泥制品厂,成功实现集体经济的起步,馆内有序陈列着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划蓝图,其线条清晰、布局合理,体现出村庄发展的系统性和前瞻性;实践队员们在研读文字资料、查看规划图纸时发现,村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始终没有忽视文化与教育建设,利用集体收益改善社区学校办学条件的举措,清晰展现出“经济反哺文化”的发展逻辑——集体经济的积累不仅是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更成为孝善文化从传统习俗升级为社区治理理念的支撑,这种经济与文化协同发展的路径,为村庄持续进步筑牢了根基。
文化传美德,孝善润心田
后八里沟村在孝善文化的传承与实践中也做出了诸多努力。村内通过打造孝贤广场、孝贤文化街、开展各类孝善主题活动等方式,弘扬孝善理念,将孝善文化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实践队员在参观过程中,与展馆工作人员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后八里沟村发展的孝善文化并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地扎根于社区生活中的日常实践。这些成功的实践案例,为孝善文化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有益的借鉴,实践队员们表示,未来将以此案例为蓝本,通过志愿服务、家庭互动等形式,将孝善文化融入日常教育与生活点滴。
荣誉彰成就,传承育未来
在村庄荣誉展示区,“全国文明村”“中华孝善模范村”等奖牌与证书彰显着后八里沟村在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经工作人员介绍,实践队员们明晰后八里沟村取得这些成绩源于社区长期耕耘孝善文化教育,后八里沟村的孩子们在村内的孝善氛围中,逐渐形成了责任意识和道德自觉,这意味着孝善文化不仅是推动社区发展的精神动力,更是培育新一代的“活教材”,通过树立榜样、营造良好文化氛围,能让孝善基因代代相传,为社区未来发展持续注入活力。
实践队员们在后八里沟村村史展览馆的参观,不仅梳理出村庄从贫瘠到兴盛的变迁脉络,更深刻认识到孝善文化与社区发展的深层关联——它既是昔日村民互助共生的精神纽带,也是今日推动村庄持续进步的文化根基。实践队员们表示,未来将把实践所得转化为具体教学资源,通过开发孝善文化特色课程,让源于社区生活的孝善理念,通过教育实践进一步传承推广,为更多社区的发展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