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了解生态农业发展现状,探寻绿色农业与乡村振兴的结合路径,以青年智慧激活乡村发展动能,7月28日下午,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薪火乡传,筑梦研途”社会实践队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生态采摘园,开展以 “研学助农、生态赋能” 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当地蜜桃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鱼台县依托鲁西南平原的生态优势,将特色农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此次实践地 —— 当地生态采摘园,正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的生动实践,其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模式,不仅为消费者提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还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实践队选择在蜜桃丰收季深入田间,既为调研生态农业模式,更为以专业所长破解产业发展难题。
7月28日,研究生团队在完成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后来到了鱼台县一家口碑良好的生态采摘园。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团队顺利抵达目的地,眼前的桃园一片生机盎然,绿树成荫,桃子挂满枝头,令人心旷神怡。实践队员抵达采摘园时,正遇农户们忙着采收。“这几年靠种生态桃,村里不少人盖了新房,年轻人也愿意回来干了。” 园主李大叔指着连片桃树介绍。在园主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们了解了桃子的种植过程和生态采摘的理念。园主强调,生态采摘不仅要注重果实的质量,更要关注土壤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实践队员们一边学习 “疏果保产”“套袋防虫” 等生态技术,一边用统计知识记录亩产数据、成本构成,初步建立 “生态种植投入产出模型”,为优化种植方案提供数据支撑。“这些建议既有数据支撑,又接地气,我们这就研究落实!” 村支书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
随后的采摘劳作中,队员们分组协助农户分拣、装箱,3小时内完成百余斤蜜桃的采收整理。“以往采收期人手不足,多亏这些大学生来帮忙。” 村民王大姐笑着说。大家小心翼翼地挑选着成熟的桃子,避免损伤果实和树枝。随着一个个饱满的桃子被摘下,大家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感受到了劳动的乐趣和丰收的喜悦。
除了采摘,围绕 “生态农业如何长效助力乡村振兴”,队员们与园主、村干部深入交流。针对 “品牌影响力弱、产业链短” 等问题,实践队积极讨论并向园主提出 “三位一体”的解决方案:用数学建模预测最佳采摘期,降低损耗;设计 “蜜桃 + 乡村旅游” 线路,结合当地民俗开发研学产品;提议申请绿色食品认证,提升产品附加值。
返程路上,队员们的讨论仍在继续,积极分享各自的感受和收获。大家一致认为,乡村振兴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看得见的果实、摸得着的增收、用得上的智慧。从田间地头的躬身实践到产业发展的智力赋能,这支青年团队正以行动证明:乡村振兴的画卷上,青春力量总能绘就最动人的色彩。此次实践让队员们不仅让团队成员们体验到了采摘的乐趣,更加深了对生态农业、乡村振兴的理解。乡村振兴既需要生态底色的守护,更需要青年智慧的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