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 7 月,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新韵颂明” 实践队前往济南市章丘区刁镇孟洛川纪念馆,围绕 “儒商精神的时代解码与价值赋能” 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实践队员以实地考察为基础、文化剖析为依托,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探寻儒商文化对当代社会治理与商业伦理的启示。
解码商训旧物,悟透儒商大义
踏入孟洛川纪念馆,泛黄账册与斑驳契约勾勒出晚清商业图景。实践队员围站百年账册前,指尖抚过 “瑞蚨祥” 契约纹理,从交易记录的字里行间,解码 “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的经商准则。在伦理讲堂环节,队员们齐声诵读《孟氏商训》,将 “以义制利” 的哲思与当代商业伦理对照,剖析儒商如何在盈利与慈善、利己与利他间寻得平衡。
触摸 “瑞蚨祥” 旧物时,实践队员聚焦品牌传承逻辑:从丝帛质地的严苛筛选,到服务口碑的世代坚守,孟氏商业帝国的根基,正是 “诚信为本” 的文化基因。这种对商业本质的回溯,为理解当代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历史镜鉴 —— 唯有将 “义” 字贯穿经营,方能构筑品牌长青的根基。
体验商道实践,洞察平衡智慧
实践队创新采用 “沉浸式复刻” 方式,借拓印商印、称量丝帛,还原儒商营商场景。在商印拓印环节,队员们手握工具,将孟氏商号印记留存纸面,体悟品牌符号背后的信誉沉淀;称量丝帛时,通过标准秤砣的使用与精细的丈量操作,将 “童叟无欺” 的交易伦理具象化,让 “以义制利” 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可触摸的实践智慧。
这些体验式调研,让儒商精神从史料文字转化为可感知的行动逻辑。实践队员发现,孟洛川时代的商业规则,与当代 “质量为本、信誉至上” 的市场要求一脉相承 ——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义利平衡” 始终是商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密码。
链接古今价值,赋能时代发展
调研中,实践队注重挖掘儒商精神的当代延伸:孟洛川 “爱国爱乡、兼济天下” 的慈善实践,呼应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家族经商之道中 “仁礼信” 的文化传承,为当代社会治理提供伦理参照。队员们将调研所得整理为分析报告,尝试从儒商文化中提炼 “义利观”“家国观” 的时代内涵,为青年群体理解传统智慧与现代治理的关联提供思路。
通过此次实践,“新韵颂明” 实践队不仅解码了儒商精神的历史密码,更尝试构建其与当代社会的价值桥梁。这份跨越百年的商业伦理与人文精神,正通过青年调研者的行动,映照出企业长青的 “仁心” 根基,也为社会治理注入 “以文化人” 的柔性力量 —— 这既是对历史遗产的活化传承,更是对时代命题的青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