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上午9:00,山东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陈炎教授莅临我校,在文史楼509教室作了题为《论儒、墨、道、法系统》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文学院院长单承彬教授主持,文学院多名教师和学生认真聆听,受益匪浅。
在讲座中,陈教授从系统论和结构主义原则入手,将儒、墨、道、法四大学派置于一个共时的框架中,总结出一个孔—孟—墨—庄—老—孙—韩—荀—孔的的网络系统,并以此整体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依存、补充、对立、转化的关系,对儒、道、墨、法思想进行了微观考察。紧接着,陈教授阐发了四大学派、八大代表人物在物质与精神、“内圣”与“外王”、社会与自然、个体与社会、自然与伦理、出世与入世等方面的异同,还以此区分了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思维方式的不同,特别提出这一系统以相互补充的结构功能影响并塑造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最后,单承彬院长作了总结发言,他教导同学们要向陈炎教授学习,能够用睿智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把复杂、深奥的内容讲解得精彩风趣。陈炎教授讲座内容博大精深,极大地开阔了在座师生的思维视野,引起现场阵阵掌声。
陈炎教授来校期间,我校校长傅永聚教授亲切接见,并进行了认真交流。
附:
陈炎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墨子学会常务副会长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美学,兼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探讨。曾在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逾百篇,出版《反理性思潮的反思》、《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等学术著作多部;研究著作《儒、释、道的生态智慧与艺术诉求》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为本科生主讲的“中国审美文化史”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曾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泰山学者”等多项奖励和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