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校共青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瞄准学校决胜“十三五”、蓄势“十四五”的各项工作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中心,切实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着力提升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团结引领全校团员青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展现青春风采、作出积极贡献。
一、把握根本任务,突出强化思想引领
(一)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教育引导全校青年听党话、跟党走。加强理论武装,持续深化“青年大学习”行动,探索团员青年政治学习的新机制、新载体。深入开展青年学生制度自信教育,用好党带领人民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顽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生动教材,加强党史国史、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绽放战疫青春·坚定制度自信”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用好活动载体,把握好五四、建党节、国庆等重要节点,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同学们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切实加强学生成长观教育。结合《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设计活动,在青年节、教师节、国庆节等节日加强仪式教育。用好榜样引领,做好“五四”评选表彰,组织“大学生自强之星”的选树推报,挖掘优秀毕业生的动人事迹,宣传号召更多毕业生参与“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岗位锻炼。深化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学生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认真落实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三)推进实施“青马工程”。完善校院两级培养机制,建立系统的学员选拔、考核和激励机制。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和服务学生本领提升,拓展培养方式载体。进一步扩充师资库,不断丰富菜单式选课的种类和数量,探索制作慕课产品,在疫情防控期间办好多样化网上团课。
(四)切实加强网络思想引领。深化融媒体中心阵地建设、内容建设、队伍建设,着力提升网络舆论引导的影响力、引领力。着眼优化内容供给,打造“青春曲园团课直播”平台、音乐团课、短视频等共青团文化创意产品,提升网络教育实效。加强团干部与青年学生网上沟通交流,常态化收集、了解他们普遍性利益诉求和现实困难,及时回应他们在维护合法权益、学业发展、创新创业、毕业求职等方面的疑问和诉求。
二、优化第二课堂,竭力服务学生发展
(五)深化提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举办我校第七届“国学达人”挑战赛。继续开展“古谱诗词传承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完善学员招募培养机制,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积极培育学院优秀传统文化品牌项目,主动对接有关专业力量,创作培育若干传统文化艺术精品,开展优秀文化活动展演,团结凝聚一批优秀学生文艺人才。发挥资源整合、集中发力的组织优势,大力推动传统文化类学生社团的发展。
(六)活跃开展校园文化系列活动。围绕学校育人核心工作,探索疫情防控期间创造性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新形式。在下半年集中开展授课技能大赛、“书香校园”活动、十佳歌手大赛、“三走”活动等常项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优质的校园文化环境。坚持不懈抓“一院一品”建设,鼓励学院不断创新开拓第二课堂活动载体。办好第十五届社团文化节,激发社团活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七)抓好创新创业重点工作项目。做好第十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赛、国赛以及第四届“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校赛选拔工作。开展电子电路设计大赛、实验技能大赛、机器人大赛、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等双创活动。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的选拔参赛工作。
(八)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围绕全省助力乡村振兴、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等部署要求,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设计重点项目,聚焦重点团队,提升服务实效。鼓励把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提升社会实践的专业水平;鼓励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相结合,为“挑战杯”和“创青春”竞赛培育优秀项目。加强工作指导,编制社会实践指导手册;组织社会实践项目展示会,先期进行项目介绍与宣传,增强统筹协调,促进项目完善。
(九)积极开展志愿服务。精心选拔组建第二十三届研究生支教团,做好培训和派出工作。加大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传和选拔力度,努力扩大规模,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开展,探索项目化运作方式。继续举办全校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创意大赛、公益宣传片大赛等赛事,培育一批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引导团干部参与团中央志愿服务课题立项,提升志愿服务理论建设。积极鼓励以志愿服务项目为基础的公益创业。
三、推进改革实施,全面落实从严治团
(十)抓实改革任务落地。落实校级和院级共青团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定期召开制度,提高会议代表性和议事能力。进一步推广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探索与学校教育教学深度结合的经验和路径,形成学校团委统筹,其他部门、各学院积极配合的“第二课堂”工作机制。加强对新任职团干部的培训培养,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团务工作;突出对各级团学组织改革攻坚的考核,做好经验总结和情况通报。
(十一)着力夯实基层团组织基础。严格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基础性工作,注重创新方式方法、提高质量实效。深入实施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继续开展团支部创新活动方案立项工作,不断提升团支部的组织力和战斗力。全流程加强团员队伍建设,重点做好团员规范发展、团员经常性教育。完善“智慧团建”系统维护,依托系统做好关系转接、团内统计等管理工作。规范做好团费收缴、团籍注册等基础团务。
(十二)加强团学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加强团学干部理论武装,校院两级团委带头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头上讲台。持续加强作风建设,保持改革攻坚的朝气锐气,有效发挥模范作用。加大团学干部培训力度,积极为团学干部提供各类学习进修机会,不断提升能力素质。落实改革要求,依靠青年教师和学生骨干,建设专兼职相结合的团学干部队伍。
(十三)持续抓好学生会改革。扎实推进校院两级学生会改革,进一步实现职能聚焦、机构精简、运行有效,推动学生会更好代表、服务学生。开展对校院学生会工作考核,表彰先进,选树典型。规范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加强学生干部作风建设。
(十四)加强学生社团管理。持续加强学生社团规范管理,进一步规范学生社团申请成立和年审制度,严格选拔社团骨干,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对社团的思想引领和活动指导作用,压实挂靠单位管理责任,继续推动社团建团工作。大力扶植理论学习类社团,积极发展科技创新类、文化艺术类社团,规范发展综合实践类和兴趣爱好类社团,努力形成结构合理、类型多样、特色突出的发展格局。及时清理整顿不合格社团,推动学生社团健康发展。
共青团曲阜师范大学委员会
2020年4月27日
共青团曲阜师范大学委员会 2020年4月27日印发